思想|王人博:我们需要发现行动的逻辑,而不仅是书面的规则|思想图谱

最初的构想里,“人文阅读思想图谱”只是一次出版建议收集尝试——业界需要了解学界发现了哪些闪光的作品,学界也希望出版界能够关注到他们发现的璞玉。于是在2021年的最后一个月,书评周刊集全编辑部之力,向与我们有联系的人文学者、创作者问出了如下三个问题:
您在2021年持续思考的问题;
您在2021年关注到哪部未引起足够关注或未引进出版的作品;
您期待看到怎样的中国原创作品。
最后我们获得的远远超越了“建议”的层次。随着新年的来临,编辑部共收回了74份回答,总字数逾5万字。情感与思辨密度兼具的文字织就一份呈现关联传统与现代、未来与当下的阅读思想图谱,他们以自身生活或研究为维度的阅读与追问,记录下了虽然蜿蜒动荡,但对真挚的爱、对重塑人与人的连接依然充满渴望的2021。
——新京报书评周刊编辑部
思想|王人博:我们需要发现行动的逻辑,而不仅是书面的规则|思想图谱
文章插图
本文出自《新京报·书评周刊》2022年1月21日专题《思想图谱:2021新京报人文阅读》的B08。
「主题」B01丨思想图谱:2021新京报人文阅读
「主题」B02丨2021新京报人文阅读思想图谱:留给未来的74份回答
「主题」B03丨孙莉莉和朱自强的回答
「主题」B04-05 | 王敬慧、张莉、戴潍娜、马凌、程一身和胡桑的回答
「主题」B06 | 罗新、高林、陈力卫的回答
「主题」B07丨孙歌、唐小兵、福山的回答
「主题」B08丨王人博的回答:发现行动的逻辑,不仅是书面的规则
回答者:王人博
思想|王人博:我们需要发现行动的逻辑,而不仅是书面的规则|思想图谱
文章插图
王人博(法学家、中国政法大学教授)
持续思考的问题
我的专业是法学,即有关法律在国家与社会层面的相关问题。但我的兴趣一直停留在两个地方:一个是历史;一个是法律背后的东西。这主要源于一个纯粹自我又未必正确的判断:历史不是“过去”,而是参与塑造现实的主角,一切历史都是为“当下”而活,否则就没有“历史”,历史这个概念也没有意义。
即便是“考古”,考古者也不只是为了拨弄几千年前的旧玩意,而是试图在时间的尺度内通过地下的秘密通道把“我们”与我们的身前身后连结起来。这话有点抽象,举个例子:我对某个人物(法律人物)感兴趣,有两种关注的方式:一是分析他此时此地的所作所为,直截了当;另一个比较迂回:看看他成长过程、人生中经历的事件以及他通常的反应,“习性”决定行为方式。
历史还有一种意义:人与人之间在许多问题上可能存在分歧。有人会坚持“历史思维”——不一定就是历史主义的立场,认为某些东西是合理的,是历史发展阶段的特质所在;另一些人从“价值”出发,可能认为这些东西超越了历史,具有普遍主义意义;而另一些人可能既不注重历史过程的重要性,也从“非合理性”上否定其价值。这也大体上可用以描述中国知识分子现实存在的样态。
法律很重要,但这种重要性主要表现于国家层面,用以建构国家性制度,法律、法令、规章都以书面的方式存在着。然而,建构的制度是一回事,制度如何运作以及运作方式是另外一回事。换句话说,书面的规则在现实中如何起作用,公共言语表达往往表明的是态度,而不是行为的真实逻辑。事实上,制度与规则的实效有时与公共言语表达并不一致,而是在不同人的关系的处理中,经过“磋商”、“妥协”,采取有效策略而实现的。研究者所见的往往是书面的、公共言语表达的部分,而不是背后的真实行动过程。行动机制才是根本。
法律是国家性的、书面的,民众在日常生活中往往感觉不到法律对自己的意义,也主要不依赖法律生活。对普通个人而言,只要自己不做犯法的事,就无须直接与法律打交道。虽然,法律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如开车、行走、借贷、婚丧嫁娶等等。法律越是在生活之中,似乎越会让人觉得离它越远。中国人的身边生活依靠的是亲人、朋友、邻里、师生、同学、同乡等情感、人情以及关系。普通人的生活依赖的是传统与经验,而不是书面的法律。这需要深入到日常生活中,发现行动的逻辑,而不仅仅是书面的规则。
思想|王人博:我们需要发现行动的逻辑,而不仅是书面的规则|思想图谱】值得推荐的图书
2021年我所阅读的主要是有关这方面的著述。给我印象深的都不是新近的研究成果,而是属于旧书,有的是重读,有的是翻箱倒柜地第一次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