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博物馆说明牌让老年观众腰酸背疼眼前花,方寸之间方显关爱细节

喜欢逛博物馆的中老年人越来越多。馆内有些细节让中老年观众不适应,比如展品的说明牌字号太小、颜色偏暗、位置偏低、内容较少……对此专业人士认为,博物馆的展陈设计应该兼顾不同观众群体的需求。
观众拿手机当“放大镜”“这是1962年还是1982年啊?”走进博物馆展厅,66岁的谷女士对着一幅水墨画的说明牌犯了难,即便是把眼睛眯成了一道缝儿,她还是看不清上面的字。于是她从兜里掏出手机,点开相机功能,拍照后将图像放大了3倍,这才看清了说明牌上的小字。
采访人员在多家博物馆随机采访了十余位中老年人,字号太小是他们阅读说明牌时遇到的最大障碍。部分展厅里,有的说明牌标题单体宽度只有六七毫米,正文字体只有5毫米,让许多五十岁上下的中年人都皱起了眉头。
博物馆|博物馆说明牌让老年观众腰酸背疼眼前花,方寸之间方显关爱细节
文章插图
观众拿手机当“放大镜”字号小再遇上说明牌配色不协调,更是让人感觉难上加难。在一个展览中,部分说明牌的底色采用了和整个展厅色调一致的蓝灰色,上面配上黑色的小字,着实考验观众的眼力。有一块说明牌贴在了展柜内部,观众只能站在一米外,踮脚探头仔细辨认说明牌上的内容。“我们眼睛花了后,看上面的字特别费劲!既然隔了这么远,展品旁又有空间,说明牌上的字不能放大些吗?文字和底色的反差不能大一些吗?”看着说明牌上的小字,王先生直摇头。
“贴在透明展柜上的字,更难辨认!”王先生指着另一个展柜说。顺着王先生手指的方向采访人员看到,黑色小字直接贴在了透明玻璃上,头顶的射灯照到玻璃展柜上就是个晃眼的小亮点儿,文字下还有五颜六色的展品,看得人眼花缭乱。“凑近后还得找准角度,比练瞄准还费劲。”王先生边说边左右侧头演示着。
有些展厅的说明牌光照度不高,也让中老年人很“头疼”。“整个展厅里黑乎乎的,年轻人想看清说明牌上的字都得仔细辨认,对我们上岁数的人就更不‘友好’了。”因为怎么也看不清说明牌,孙先生草草结束了参观。
位置“忒累腰”内容“太吝啬”从展厅里走出来,年过五旬的胡女士揉着腰赶紧找了个座位坐下休息,“展厅里有的说明牌位置太矮,仅有两三行小字,人被拦在了1米开外,想看清上面的字就得踮脚弯腰探头,实在太不方便了!”说明牌位置不合适,让胡女士的观展体验有些糟糕。
令胡女士印象深刻的是,有的说明牌直接贴在了透明的玻璃展柜上,文字的高度只有80至100厘米。“标题站着勉强还能看清,可下面还有3行中文小字,正文内容挺长,读一条就得弯着腰看一两分钟,这哪受得了啊!”胡女士说,转到后面她实在弯不下腰了,只能把感兴趣的展品介绍拍下来,回家再慢慢阅读。
还有中老年观众抱怨,一些展览的说明牌内容过于简单,使观展如同走马观花,很难真的读“懂”展品。在展厅里,陈女士指着一幅名为《走向胜利》的油画说:“展牌只是干巴巴地交待了作者、创作时间和尺寸,展品背后的历史意蕴和文化内涵都没看到。”看着眼前琳琅满目的展品,陈女士遗憾地说,“我与展品的距离虽然近了,可心理距离依旧遥远。”
王茜是中国人民大学文物与博物馆专业毕业的硕士,有着14年博物馆志愿讲解的经验。她在调研中发现,说明牌上的生僻字也是观展的“拦路虎”。特别是古代青铜器、玉器的说明牌上常会看到生僻字,诸如“斝(jiǎ)”、“罍(léi)”“甗(yǎn)”等,很多人连念什么都不知道,这个时候如果说明牌上标个拼音或是简单注释,就解决了大问题。另一方面,介绍“簋”时,说明文字里常常提到“圈足”“侈口”等考古学、文物学的专业内容,介绍图案时也会提到“蟠螭纹”之类的生僻词,观众看了也是一头雾水,很难真正获取有效信息。
王茜无奈地说,她遇到一位爸爸带着女儿去博物馆参观,孩子没读懂说明牌,爸爸说要是不认识中文,就看看底下的英文怎么写的,实在让人哭笑不得。
博物馆|博物馆说明牌让老年观众腰酸背疼眼前花,方寸之间方显关爱细节
文章插图
观众弯腰看说明牌二维码“老年机”颇受欢迎什么样的说明牌受欢迎?在国家博物馆的中国古代饮食文化展上似乎可以找到答案。米白底色配着黑字的说明牌斜放在玻璃展柜旁,观众一低头就能清晰地看到说明牌上的文字;遇到生僻字,旁边还贴心地注着音。采访人员在馆内询问了5位中老年人的观展感受,他们纷纷竖起大拇指。“以前逛博物馆,说明牌上好多字都不认识,这里的说明牌详略得当,还都能读懂,一目了然,灯光氛围也很舒服,显得庄重大气。”杨先生称赞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