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博物馆说明牌让老年观众腰酸背疼眼前花,方寸之间方显关爱细节( 二 )


“方寸之间”的说明牌虽小,却能反映博物馆在细节上的考究。采访人员探访发现,现在不少博物馆推出了辅助语音设备,来减少说明牌因大小、展陈风格局限给中老年群体造成的困扰。也有博物馆的说明牌和展陈设计越来越人性化,更有“温度”的展览频获观众点赞。
在军事博物馆,凭身份证登记就可以免押金租用语音导览器。导览器的按键清晰简洁,只需输入展品旁的四位语音导览编号,就可以播放语音讲解,还可以重复收听。工作人员介绍,手机玩得“溜”的观众扫二维码就能听讲解,语音导览器主要是为老人和孩子准备的。“老人们挺容易上手的,一般教一遍就会了。”工作人员说。
首都博物馆同样推出了语音导览服务,租借虽是自助的,但对中老年人挺友好:只需简单两步,先按屏幕上的“借”,再通过微信或支付宝缴纳200元押金,就可以免费使用语音导览设备了。65岁的黄先生头次体验自助租借服务,他跟着机器提示操作了一次就掌握了要领。“有了语音讲解,不用一直盯着说明牌看,真是方便多了。”
首都博物馆工作人员介绍,今年将对首博的固定陈列进行改陈,从内容到设计都会更加人性化、便捷化、技术化,说明牌也会针对老人和儿童的需求进行调整和设计,使不同年龄的参展人群都能有更好的观展体验。
说明牌要有“友好”理念首都博物馆提供的数据显示,受疫情影响,2021年首博观众总数只有81.2万人次,和2017年相比下降了40%;但中老年观众的人数变化却不大,其中60岁以上的老年观众比例更是提升到了7.03%,提升幅度接近50%。
从2008年就在各大博物馆做志愿者的王茜也注意到,最近几年逛展人群中50岁至60岁的女性增长明显,还形成了“文博发烧友”的圈子,中老年群体的观展需求值得重视。
有着20年策展经验的左靖说,通用设计有个原则是“信息可感知”,无论使用者有何感官上的缺陷,设计本身要做到有效向用户传达必要信息。中老年人的视力不比年轻人,布展时要特别考虑这一群体的需求,使他们能和年轻人平等观展,提高观展的“幸福指数”。
“在实际操作中,设计者对陈列说明的认识常常流于简单化。他们秉持着‘重展品,轻说明’‘让文物自己说话’的理念,忽视了陈列说明的重要性,说明牌常常在筹展最后一刻匆忙赶工完成,实际效果难以保证。”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宋向光说。
宋向光建议,博物馆要有“友好”理念,设计师也要有观众意识,可以对说明牌进行一定的改造。比如,展品旁可放置大字版说明牌,让老人可随时取下阅读,读完后再放回;此外,也要考虑说明牌的样式、大小、颜色、摆放位置和角度。说明牌色彩设计的基本原则是文字与底色有足够的反差,文字通常为黑色、深棕等暗色,底板多为白色、米黄等浅色,如底色选用彩色,应不要太鲜艳。另外,底板不要使用透明材料,这很容易造成观众视觉疲劳;陈列说明要有足够的照明,同时要防止说明牌的眩光。
说明牌篇幅有限,通过辅助手段也可提升观展“获得感”。王茜建议,对于展品说明牌承载不下又较为重要的信息,可以适当利用展品后面的背图加以补充说明。策展人牛慧明也表示,大部分中老年人也在用手机,且他们手机上的字体都是经过调适的。可以在展品旁增设二维码,手机一扫,就可以观看文字、视频、图片介绍了。
国家博物馆原副馆长陈履生曾撰文表示:“说明牌虽小却能反映博物馆在展陈细节上的考究,也能反映博物馆从收藏到研究等方面的专业水平,更能反映博物馆对公众的态度。说明牌的具体内容可以更丰富,更多样,也可以更生动,更考究……使人们看到博物馆的工作人员有着对公众的一种特别的感情,这种感情就是文化共享中的温度。”
来源:北京晚报 采访人员 师悦 文并摄
流程编辑:u010
博物馆|博物馆说明牌让老年观众腰酸背疼眼前花,方寸之间方显关爱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