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传承并非一朝一夕,这位匠人用热爱铸就不凡!|名医名师录 | 传承


非遗传承并非一朝一夕,这位匠人用热爱铸就不凡!|名医名师录 | 传承
文章插图
非遗传承并非一朝一夕,这位匠人用热爱铸就不凡!|名医名师录 | 传承
文章插图
虎年新春临近,豫园南翔馒头店工作间内一副热闹景象。一身白色制服,头戴厨师帽的正是这家老字号的厨师长游玉敏。身为“南翔小笼制作技艺”第六代非遗传人,她每天都会来工作间,对徒弟进行一番指导。
“凡事都没有捷径,尤其是工作。首先要热爱自己从事的行业,用心去学习,才有可能成功。”谈及如何才能成为非遗传承人,游玉敏想了想,最终用了“热爱”和“用心”这两个关键词。
传承人百里挑一
非遗传承并非一朝一夕,这位匠人用热爱铸就不凡!|名医名师录 | 传承
文章插图
说起豫园,大部人心里最先想到的一定是南翔馒头店的小笼包。看似迷你的小笼包,不仅在国内家喻户晓,在国际上也是闻名遐迩。作为“南翔小笼制作技艺”第六代非遗传人的游玉敏最近特别忙,“过年前后,是我们餐饮人最忙碌的时段,除了要做好原料备货,还要严格把关好出品质量。”
忙碌的背后,游玉敏还有一项重要“任务”——选拔“南翔小笼制作技艺”第七代传承人候选人。
用游玉敏的话来说,这么多年一直在带徒弟,第七代传承人会在这些徒弟中选出,“每年他们都在不断晋升,传承人不是一天两天就能选出来的,需要时间的沉淀及严格的培养筛选。”有多严格?第一次海选在店里100余名员工里挑选5名,2年后,再在5名员工里挑选3名,剩下的3人即有机会成为第七代小笼包非遗传承人的候选人。他们在日常工作岗位中从事小笼包的制作、管理,并不断在各种岗位轮岗、学习,再从中挑选出第七代传承人,可谓“百里挑一”。
从“要他学”到“我要学”
聊起这些年带徒弟的心得体会,游玉敏说:“以前我当学徒时,是‘我要学’,师傅在教的时候是言传身教;现在80后、90后这批年轻人来了后,变成了‘要他学’,我们要不断叮嘱他们东西如何做,再把标准化的东西传给他们,让他们尽快进入角色。好在,他们悟性还不错,以前我花10年学的东西,他们只要5年左右。”
非遗传承并非一朝一夕,这位匠人用热爱铸就不凡!|名医名师录 | 传承
文章插图
话虽如此,但游玉敏认为,现在学技艺一方面是“抓”数据,学徒通过掌握产品的规格数据便能基本把控,但有些东西则要用心去揣摩,“想成为第七代传承人,一定要学会自己思考和总结,要努力做到‘我要学’,才能真正把这门本领学会。”
环环相扣,是小笼包美味的秘诀
怎样才能包出一枚既美观又美味的小笼包?在游玉敏看来,一枚合格的小笼包有十几道工序,每一道环环相扣,“如果小笼包的馅芯调得很好,但蒸煮时皮破了,汤汁没有了,那味道自然大打折扣。所以,从馅芯的选料到皮冻的熬制,再到面粉调配,每道工序都马虎不得,就说面粉,用单一的低筋、中筋、高筋粉都不行,而是要把三种粉混在一起才行。”
对于外型,南翔小笼包一样“大有学问”,“做满三年的师傅都能包出16个褶,但褶多不是关键,而是要求长短、粗细一样的褶,顶头和底部的厚薄也必须均匀,这样才算合格。”游玉敏介绍道。
现在从原料到工艺,南翔馒头店有一套标准化流程,但有些细节仍然需要凭借师傅的经验去判断。比如说小笼包蒸制时间,一般水开后达到温度要求再蒸7分钟左右是标准流程,但有时可能仍然需要多蒸10秒到20秒,有经验的师傅通过看外皮,一眼就能看出小笼包是不是处于最佳状态。
在游玉敏心里,小笼包的包捏工艺可以通过日积月累地练习学会,但要再上一层楼,必须在每个环节上抠细节、下功夫,方能包出既美观又美味的小笼包。
成功没有捷径,坚持来源热爱
匠人,是时下对手艺人的统称。作为南翔馒头店第六代非遗传承人的游玉敏,对这一称呼有着独到见解。
1996年,刚从学校毕业的游玉敏就收到了上海诸多高星级酒店、宾馆的“橄榄枝”,但她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南翔馒头店,时至今日,已有整整25个年头。游玉敏说,当初之所以选择南翔馒头店,是因为豫园作为上海的老城厢,也是一处知名的旅游景点,每天都吸引着全世界各地游客前来,作为土身土长上海人的她自然也对这里有着一份特殊的感情。
非遗传承并非一朝一夕,这位匠人用热爱铸就不凡!|名医名师录 | 传承
文章插图
“现在我好多同学已经不做这行了。”游玉敏话锋一转,“那时候我刚来没几天就不想做了,因为太枯燥,每天就是包、捏这一个动作,每天要包2000多只小笼包。”她认为,无论做哪行,必须先要从心底里热爱这个行业,才能坚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