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色|在“二十四节气”里读懂中国丨雨水:生命萌动的时节,蕴含无限潜能( 二 )


文章插图
“老树画画”笔下的二十四节气之雨水
雨水物候:鸿雁来,草木萌动,春雨绵长
上文提到最早记录二十四节气的《逸周书·时训解》,不但将一年分为了二十四个节气,还将每个节气以五天为限,划分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列举了相对应的物候,一年共有七十二候。由于《逸周书·时训解》中描写物候时所用的语句,和《礼记·月令》中描写各月的句子相似度非常高,所以后世将两者结合了起来,构建出“月令七十二候”的物候体系。在七十二候中,雨水节气的三个物候分别是:“雨水之日,獭祭鱼。又五日,鸿雁来。又五日,草木萌动。”其中所描述的自然现象虽然不一定与时日完全对应,但却体现出了雨水时节万物复苏、欣欣向荣的特征。
三个雨水的物候中,“鸿雁来”指大雁从南方飞回北方,“草木萌动”指花草树木生长萌芽,这些都是春季天气回暖之后的典型自然变化,比较容易理解。“獭祭鱼”则比较有趣,这里的“獭”主要指水獭,据古人的观察,每到春季雨水前后,河冰解冻,游鱼上浮,水獭在捕猎游鱼之后,常会将鱼拖出水中,陈列在岸上,同时后腿站立,两只小手放在胸前,好像是在做祭拜的动作。儒家在举办宗庙祭祀之礼时,需要先以食物祭祀祖先,然后再自己进食,对于崇信儒道、注重礼仪的儒家学者而言,水獭这样的动作,表现了动物也会遵从祭祀之礼,正是礼教合于自然天道的证据。旧题元代吴澄编《月令七十二候集解》释“獭祭鱼”时,将其与霜降节气的物候“豺祭兽”并提,说:“祭鱼,取鱼以祭天也。所谓豺獭知报本,岁始而鱼上游,则獭初取以祭。”认为这体现了水獭“不忘本”的高贵品质。
除了遵循礼教之外,獭祭鱼还有一个意义,就是标志着一年渔业活动的开始。早在先秦时期,古人就有了可持续发展的观念,《逸周书·文传解》中记载着文王颁布的禁令:“川泽非时不入网罟,以成鱼鳖之长”,认为在鱼类生长繁殖的时候,需要有一段休渔期,避免过度捕捞造成渔业资源的枯竭。那么这个“非时”的标准如何划分呢?古人认为,每到春天,水獭开始“祭鱼”,说明自然界中的生物已开始了捕鱼捕猎,这体现了自然天道对捕猎活动的默许,人类于此时开展渔猎活动,方是不违天时。《礼记·王制》云“獭祭鱼,然后虞人入泽梁。”就是以雨水“獭祭鱼”的现象为界,区分休渔期和开渔期的。在唐代武后执政的时期,曾经长期推行过素食政策,官员不得杀生而食,凤阁舍人崔融上书表示反对,其中提到“春生秋杀,天之常道。……豺祭兽,獭祭鱼,自然之理也。”以“獭祭鱼”为例,说明物种互相捕食,是天道允许的行为。在这个时候,雨水时节捕鱼而祭的水獭可能怎么也想不到,自己居然成为了左右人类社会政策的关键角色。
当然,雨水时节最有代表性的物候,还是春雨。不同于夏雨的猛烈和秋雨的凄凉,春雨雨量不大,却绵延悠长,给人一种温柔润泽的感觉。元稹曾写过一组《咏二十四节气》的律诗,《雨水》一篇写道:“雨水洗春容,平田已见龙。祭鱼盈浦屿,归雁过山峰。云色轻还重,风光淡又浓。向春入二月,花色影重重。”其中除了獭祭鱼、北雁南归等《礼记·月令》中提到的物候之外,“云色轻还重,风光淡又浓”两句,写出了春日风物在细密春雨的掩映下阴晴不定、浓淡交错的朦胧感。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的名句“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更是最贴切地表现出春雨若有若无、如丝如梦的感觉。
随着春雨而来的,是前面提到的“草木萌动”的物候,虽然此时的草木尚在初生的状态,但已经为冬日单调的大地增添了一分亮色。草木生长时“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的欣欣向荣之态,也会给人带来强烈的生之喜悦。唐代诗人独孤及《山中春思》云:“獭祭川水大,人家春日长。独谣昼不暮,搔首惭年芳。靡草知节换,含葩向新阳。不嫌三径深,为我生池塘。”诗人虽然远离人世,独处山中,但依然被雨水时节萌动生机的春草所安慰和感动。而清代乾隆帝《月令七十二候》诗写到雨水时节“草木萌动”之候时所说“遍地含芽及莩甲,连林柳眼与梅心”,则是更加直接地展现出了雨水时节草木无处不在的蓬勃生命力。
稻色|在“二十四节气”里读懂中国丨雨水:生命萌动的时节,蕴含无限潜能
文章插图
春雨对作物的生长意义重大,要让庄稼切实享受到春雨的滋润,最好在雨水前后完成播种植栽。莫高窟第23窟就有一幅雨中耕作图,图中乌云密布,雨水倾泻,一位农夫挥鞭赶牛,在雨中耕种,另一位挑担行走,身旁畦田青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