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奥会|助力!看北京冬奥会上的山大身影( 二 )


通过参加冬奥保障组定向招募、家乡本地志愿等方式,山大学子与校友的身影出现在志愿者队伍中,投身志愿服务,坚守服务岗位,用奉献精神向世界传递中国温度。
牛仔健
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2020级研究生
冬奥保障组外宾接待语言服务志愿者
冬奥会|助力!看北京冬奥会上的山大身影
文章插图
冬奥会|助力!看北京冬奥会上的山大身影】牛仔健于闭环内防护着装
冬奥会|助力!看北京冬奥会上的山大身影
文章插图
牛仔健收到《华盛顿邮报》采访人员表扬信
作为保障组的口译人员,我的主要工作是接待来华媒体与组织,并提供必要的语言服务。我所在的金龙潭大酒店入驻百余人,既包括亚洲奥林匹克理事会、国际滑冰联盟、俄罗斯花样滑冰联盟等国际组织,也包括《华盛顿邮报》、NHK、美联社、俄罗斯多媒体信息中心、荷兰探索频道、《朝鲜日报》、Team GB(拥有英国冬奥转播权)等新闻媒体。处在外语工作环境中,这三十多天对我的语言学习很有帮助。中外文化差异很大,而我们的工作便是与国际友人交涉,提供语言服务,这锻炼了我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陈嘉坤
山东大学管理学院2020级本科生
张家口城市冬奥服务志愿者
冬奥会|助力!看北京冬奥会上的山大身影
文章插图
陈嘉坤参加志愿者培训
冬奥会|助力!看北京冬奥会上的山大身影
文章插图
陈嘉坤参加冬奥酒店接待工作
冬奥会这样的盛会能够在自己的家乡张家口举办,这种机会是十分难得的,经过了一系列的面试与考核,我幸运地成为了一名冬奥城市志愿者。我所服务的地区是张家口市宣化区,主要的服务内容是在酒店高速路口以及一些人流量较为密集的街道设置点位,进行冬奥相关人员的接待与引导服务。最令我感动的事情是在降雪的几天里,我和志愿者伙伴们积极踊跃地参与扫雪工作,无论是清晨还是深夜发布的招募,大家都是一呼百应。扫雪除冰本身也是一个比较辛苦的工作,而且这几天气温极低,积雪也非常厚,大家都毫无怨言,是大家的共同努力保障了正常的交通出行。能够见证冬奥会这样的盛会在自己的“家门口”举办并有幸参与到其中,对于我来说是一件终身难忘的事情。
于绪泽
山东大学数学学院2021级本科生
冬奥委会外联部开幕式志愿者
冬奥会|助力!看北京冬奥会上的山大身影
文章插图
于绪泽参加远程翻译工作
冬奥会|助力!看北京冬奥会上的山大身影
文章插图
于绪泽冬奥会志愿服务工作证明
我的工作是协助奥组委外联部组织驻京外籍人士观摩冬奥会开幕式。由于不是外语专业科班出身,我的英语水平并不算很高,在翻译的过程中会遇到一些困难,我会不断地去斟酌修改一些语句,从而正确地表达它们所蕴含的情感。我认为志愿服务精神是一种互助、不求回报的精神,当我听到到冬奥会成功举办时外国友人不约而同的夸赞时,我心中的民族自豪感也就油然而生了。冬奥会很注重对细节的把控,开幕式当天气温很低,主办方给在场观众每人发了一顶帽子用来御寒,在小处彰显了人文关怀。
辛璐妍
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2016级毕业生
奥林匹克大家庭助理志愿者
冬奥会|助力!看北京冬奥会上的山大身影
文章插图
辛璐妍参加冬奥会开幕式志愿服务
冬奥会|助力!看北京冬奥会上的山大身影
文章插图
巴赫到访志愿者之家
法语是奥委会的第一语言,作为一个法语学习者来说,我有非常强烈的意愿进行赛事服务,为国家做一点微薄的贡献。我所在的志愿服务项目是“奥林匹克大家庭助理(Olympic Family Assistant)”,主要为国际奥委会、地区和国家奥委会官员提供服务。有一次,我们在“志愿者之家”工作的时候,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来看望我们,巴赫近距离地与我们交流并且表扬我们的工作,对我们来说是非常大的鼓舞。作为党员,我们成立了临时党支部,在过年的时候组织了写“福”字的活动,把对联和“福”字送给酒店工作人员,给平淡的闭环生活带来了年味。在志愿工作结束之后,我们会接受“14+7天”的隔离后再出闭环,虽然今年没能在家里陪伴家人过年,但父母和家人对我的选择非常认可。
孙文菊
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2016级毕业生
冬奥村生活保障志愿者
冬奥会|助力!看北京冬奥会上的山大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