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观|杜鹃声里斜阳暮、斜阳树、斜阳曙?秦观这句诗用哪个字最好?

前言秦观有一首流传很广的《踏莎行》,其中有一句:
杜鹃声里斜阳暮。
即然已经写到了“斜阳”,后面还有一个“暮”字,是不是有一点重复呢?
一、杜鹃声里斜阳暮《踏莎行》这首词大约作于绍圣四年(1097)春三月。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秦观被贬谪,于郴州旅舍所作。因此说“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王国维《人间词话》中曾经评论说:
“少游词境最为凄婉,至‘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则变而为凄厉矣。”
这两句得到了很多人的欣赏,但是也有不少人注意到,“斜阳暮”有些重复。
秦观|杜鹃声里斜阳暮、斜阳树、斜阳曙?秦观这句诗用哪个字最好?
文章插图
二、苏轼批评“斜阳暮”关于“斜阳暮”三个字,最常见的赏析是这样分析的:
前人多病其“斜阳”后再着一“暮”字,以为重累。其实不然,这三字表明着时间的推移,为“望断”作注。夕阳偏西,是日斜之时,慢慢沉落,始开暮色。“暮”,为日沉之时,这时间顺序,蕴含着词人因孤寂而担心夜晚来临更添寂寞难耐的心情。
这里的前人,在宋人范温《潜溪诗眼》中提到的苏轼,在元人黄溍《日损斋笔记》中指黄庭坚:
公曰:"此词高绝。但既云'斜阳',又云'暮',则重出也。
欲改'斜阳'作'帘栊。'"余曰:"既言'孤馆闭春寒',似无帘栊。"公曰:"亭传虽未必有帘栊,有亦无害。"余曰:"此词本模写牢落之状。若曰帘栊,恐损初意。"先生曰:"极难得好字,当徐思之。"然余因此晓句法不当重叠。《潜溪诗眼》
苏轼(或者黄庭坚)认为这句“斜阳暮”重复,可以改为“帘栊暮”,但是范温认为既然已经“闭”了门窗,应该没有帘栊。苏轼则说,寻找一个合适的词语不容易,还是慢慢想想吧。
范温说,从这件事可以看出,一句之中不可重复。
秦观|杜鹃声里斜阳暮、斜阳树、斜阳曙?秦观这句诗用哪个字最好?
文章插图
三、杜鹃声里斜阳曙关于“斜阳暮”,王楙mào《野客丛书》卷二十中解释道:
《诗眼》载:前辈有病少游“杜鹃声里斜阳暮”之句,谓斜阳暮似觉意重。仆谓不然,此句读之,于理无碍。谢庄诗曰“夕天际晚气,轻霞澄暮阴”,一联之中,三见晚意,尤为重叠。梁元帝诗“斜景落高春”,既言斜景,复言高春,岂不为赘?古人为诗,正不如是之泥。观当时米元章所书此词,乃是“杜鹃声里斜阳曙”,非暮字也。得非避庙讳而改为暮乎?
王楙说,斜阳暮三个字其实不必太苛求,南朝诗人谢庄、萧绎的诗中都有这种犯重的问题。王楙认为既然古人也如此作诗,没有这么死板。后人又何必强求呢?
同时,王楙还提到,米芾曾经书写过秦观的这首词,写到这句的时候,米芾写的是:
杜鹃声里斜阳曙。
是曙而不是暮。曙是天刚亮的意思,与暮完全不同。与斜阳一般代表黄昏也不同,自然不是犯重了。
嘉佑七年(1062年),赵宗实被立为皇太子,改名赵曙,第二年仁宗去世,赵曙继位,即宋英宗。所以,王楙分析说“得非避庙讳而改为暮乎?“
秦观|杜鹃声里斜阳暮、斜阳树、斜阳曙?秦观这句诗用哪个字最好?
文章插图
四、杜鹃声里斜阳树元朝黄溍《日损斋笔记》中,关于这句诗也提到另一种可能:
宝祐间,外舅王君仲芳随宦至郴阳,亲见其石刻,乃‘杜鹃声里斜阳树’,一时传录者,以‘树’字与英宗庙讳同音,故易以‘暮’。盖其词一经元祐名公品题,虽有知者,莫敢改也。外舅每为人言而为之永叹。”《日损斋笔记》
黄溍说,我岳父少年时随父亲郴阳做官,见过石刻上的秦观这首词,是‘杜鹃声里斜阳树’。当时的人传抄这首词的时候,因为树与曙同音,所以改为了‘暮’。有人知道这首词应该是“斜阳树”,但是没有人改回来,就这样一直流传下来了。
不过,当时诗词中用树的多了,这种避庙讳的说法似乎也不对:
则树字本不必避。
当时诸公诗篇中所用树字不一而足,以《大苏集》中所载而言,则“庭下梧桐树”及“树头初日挂铜钲,暗风惊树摆琳琅。孤城吹角烟树里,清风欲发鸦翻树”,诗句作于熙宁、元祐、绍圣、元符间,未尝以为讳,何独疑少游之不避耶?《日损斋笔记》
秦观|杜鹃声里斜阳暮、斜阳树、斜阳曙?秦观这句诗用哪个字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