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纸|长镜头|郑一民:民间文化珍宝的守望者( 三 )


白首初心,为河北民间文化修史
对民间文化近半个世纪的守望中,既有艰苦卓绝、历经阵痛的蹉跎岁月,又有砥砺奋进、破浪前行的凯旋歌声,一幅幅曼妙画卷都清晰地萦绕在郑一民的脑海里。大半生浸润在民间文化中,他的心里其实还有一个“缺憾”存在。
“这些年我曾经走过20多个国家,一直在寻找一部系统完整出版的民间文艺史方面的书,在国际交往中也跟国外的专家讨论民间文艺史方面的著作,他们也没有人来写,我觉得这是个空白。作为一个文化学者,应该有勇气承担起填补这一空白的职责和使命。”于是,2019年,郑一民73岁时,选择着手撰写《河北民间文艺史》。他把这本书的编辑出版作为自己最大的心愿。
时光回溯至2014年6月。当时,河北省文联启动大型丛书《河北艺术史》的编纂工作,共12卷,每卷50万字。《河北艺术史·民间文艺卷》是其中之一。由于民间文化散落于民间,口口相传,文献资料较少,编纂工作一度搁浅。
地域性民间文艺史相关研究的空白让业界无奈又焦急。为此,河北省民协专门向北京师范大学民间文学研究所求助,希望请国内专门从事民间文学研究的权威专家能够撰写相关书籍。几经周折后得到答复:写一本中国民间艺术史可以,如果仅就河北而言,相关资料少之又少,几十万字的任务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
一定要为河北民间文艺修史。郑一民毅然挑起这一重任,着手组织撰写《河北艺术史·民间文艺卷》,同时开始撰写这部80万字的《河北民间文艺史》。
“我觉得世界上的事情总是要有人先做,我可能做得不是最完美的,但是我愿意拿出这个成果来,作为大家评判的靶子,给后人一个启示,我愿意充当这样的角色。”决心不改,但难题摆在眼前。这么厚重浩大的学术课题,找不出多少可借鉴的史书记载,大量史实需要进行田野调查。
为了搜集资料,郑一民下乡时跑得特别快。“人们跟着我下乡的时候,认为我是个‘拼命三郎’,走起来没完没了,也不顾别人。为什么这样做?是因为我心疼时间啊!在有限的时间里,我总想着多看多转多学,哪怕累一点苦一点,我也心甘。”因此,别看已过古稀,郑一民的乡村调查节奏非常快,一般半天就要走三个村。一手拿着相机拍照,一手拿着笔记本时不时写写画画。这样,有时候一走就是数天,转遍大大小小的村落。
郑一民抱定了一个信念:民间文艺生于民间、兴于民间、藏于民间,只有扎根田间大地,走进基层,它的发展脉络才能越来越清晰,也才能真正触摸到民间文艺源源不断的生命力。用他自己的话说,进行田野调查就是在读“无字之书”,是在向人民学习。民间文化研究就要到“破砖烂瓦”中,到乡村去搜集、挖掘历代人民所创造的文化内涵和真谛。
田野调查苦吗?苦。累吗?也累。但郑一民发自肺腑地快乐、幸福,因为能得到很多书本上没有的、前人没有记载的东西。他笑称自己等于比别人多“进修”了一些学科内容。
两年多时间,八百多个日日夜夜,80多万字。当这部书完成的时候,郑一民手抚着一尺多高的书稿,长出一口气。心里的“缺憾”终于补上了,那种愉悦无法用语言形容,“我觉得这部书的完成,起码能延长我五年的寿命。”郑一民的脸上再次浮现出孩子般清澈的笑容。
翻看手中厚厚的《河北民间文艺史》,五编,三十七章,从多角度、多方位阐释了河北多种民间文艺门类的发生发展、传承保护、弘扬创新的历史。该书在纲目设置上打破了固有学术著作模式束缚,以崭新视角解析河北民间文艺在中华文明长河中的地位与影响;在论述方法上以史为鉴,讲述河北不同历史时期最具代表性的民间文艺成就与人物故事;在史料选择上坚持田野调查成果与史料记载并重的原则。同时,突出河北独有的民间文艺典型事象分析与价值阐释,站在历史角度审视和总结河北民间文艺事业成长发展繁荣的经验与教训。
2021年12月30日,《河北民间文艺史》出版发布会在石家庄举行。业内专家高度评价该书作为省级民间文艺史著作,填补了国内民间文艺史研究空白。
“我几十年干的工作都与‘民’有关,而且我的名字就是‘一个老百姓’的意思。”笃信这一渊源的郑一民对其奉献一生的民间文化事业,格外充满情感。
正如冯骥才曾在诗中写道的:“(保护民间文化)这是一条时而欢乐、时而痛苦的路,这是一条布满荆棘的路……但我决意走这样的路,因为它是一条真实的路。”而郑一民在这条路上,走出了自己用生命和脚步画就的幸福轨迹。 (河北日报采访人员曹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