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国家有很多著名的油画,有一些我们都耳熟能详,诸如《蒙娜丽莎》和《向日葵》之类,但也有一些油画因为鲜有人知,所以就显得没有多少名气,比如《盲女》。该画的作者是密莱,他让一个盲女通过他的画笔看到了美景,究竟密莱是怎么做到呢?下面,小编就来给您从头揭秘吧。
文章插图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对很多人来说,密莱或许还显得比较陌生,他全名叫做约翰埃密莱 (John Everett Millais),是19世纪英国的著名画家,也是拉斐尔前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史料记载,密莱出生于英国的安普敦,父亲是当地小有名气的富商,在密莱9岁的时候就被送到著名的萨斯学院学会绘画,在这里密莱也展现了他的绘画天赋,还曾在比赛中获得英国皇室颁发的银质奖章,被誉为“天才画家”。后来,密莱在老师的大力推荐下,又进入英国皇家美术学院继续深造和学习,在此过程中密莱和其他画家成立了拉斐尔前派协会,对后来英国的绘画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1896年,67岁的米莱因癌症去世,他的很多绘画广受好评,被各大艺术馆争相收藏。
文章插图
据专家们统计,密莱流传至今的绘画有2000多幅,其中最为著名的有《奥菲丽娅》,《玛丽安娜》和《新鲜的鲱鱼》等。《奥菲利亚》描绘的是戏剧《哈姆雷特》中的奥菲丽娅溺水而死的场景,整幅画也充满了哀伤的气氛,表达了他对少女悲哀命运的惋惜。《玛丽安娜》描绘了一座礼堂,阳光晒在彩色玻璃上,把整个房间都照得五彩斑斓,而礼堂中的女子究竟是谁也成了这幅画最大的谜团;《新鲜的鲱鱼》也叫做《凯勒海伦》,它是欧洲新古典主义绘画的代表作品之一,将卖鱼少女的神态和内心都描绘得淋漓尽致,曾一度在欧洲引起极大的反响,甚至可以说是这幅成就了密莱。不过,密莱还有一幅画最能击中人们柔软的内心。
文章插图
这位画家,还有一幅重要的画叫做《盲女》,现收藏于英国伯明翰博物美术馆。专家们表示,《盲女》创作于1865年,也是密莱的早期的代表作之一,画中描绘了一处绿意盎然的农场,天空中划过一道炫丽的彩虹,近处是两个女孩,其中一个躺在另一个的怀中。其中,双目紧闭的女孩就是画中的主角盲女,另外一个女孩是她的伙伴,侧脸看着远方天空中的那道彩虹。盲女看不见美丽的世界,但是在作者米莱的笔下她仿佛获得了光明,即另外一个女孩把她看到的景色描述给盲女听,让盲女也能感受到世界的存在。你看,盲女双目紧闭,神态祥和,仿佛已经沉浸在女孩描述的景色之中,而这也正是整幅画最大的亮点,也是作者密莱的高明之处,令人感动不已。
文章插图
在这幅画中,原本是通过视觉才能看到的景象,却破天荒地变成了一种听觉的感知,甚至是味觉的感知,让盲女对这个世界也有了全新的认识和了解。值得一提的是,画中还有很多小细节,比如盲女的头巾上有补丁,她的长裙也有破洞,说明了她的生活条件并不好,但是她怀中却抱着一件手风琴,表明了生活了苦难并没有让她丧失对生活的希望,她在音乐中发现了黑暗中的美好,或许音乐就是她眼里的一道光。还有,女伴也是一副衣衫褴褛的形象,但是她也对美好的景色驻足,也说明了她的内心充满了希望。总之,两个女孩外表的破烂和内心的美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也和景色形成了反差,看起来充满矛盾,但实际上却和谐一致。
文章插图
众所周知,西方油画是写实的艺术,展现的是真实生活,但是作者密莱在《盲女》中却把生活中的不可能变成了可能,而这也是油画的最高境界。因此,《盲女》毫无疑问是一幅非常成功的绘画,他没有和其他画家一样去歌颂苦难,而是从苦难中发现希望,温暖我们内心中最脆弱的角落,让每一个观者都能从《盲女》获得希望,重新拾起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文章插图
油画是一门伟大的艺术,西方油画的历史悠久和厚重,有太多太多的经典作品值得我们去细细品味和欣赏,而《盲女》只是其中的冰山一角,也希望您能够通过《盲女》爱上油画艺术。
- 杜运燮|《西南联大现代诗钞》:一本书,一所名校,一个诗派
- 墨戏|这一曲《墨戏》,或许只有她能写出来
- 论文选|陆祖鹤书法论文选《书道之悟》出版
- 座谈会|《陈家镛传》北京首发 纪念中国湿法冶金学科奠基人诞辰百年
- 藏品|《只此青绿》推出行业首款数字藏品纪念票
- 叙述者|疼痛不是生活的全部
- 只此青绿|《只此青绿》推出行业首款数字藏品纪念票
- 新书掠影|读书 | 社会史
- 秋菊|青未了‖咏菊
- 伤疤|《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所有坚强的人格,都源于生活的伤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