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薯片|最深刻的年味留在上世纪80年代

红薯片|最深刻的年味留在上世纪80年代
文章插图
时很多年货都是自家现做的,比如现磨豆浆制作成豆腐
对于“年”,国人总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愫,而这种情愫多半来自儿时的单纯记忆。有一种年味,叫小时候的年味,叫故乡的年味。
终此一生,我们沉浸其中,年年反刍,永难忘怀……想起那些难以忘怀的过年片段,喉咙甚至感到哽咽。那些渐渐模糊的过年味道,正在缓慢消失,我用灵敏的鼻子亦拽不住,眼睁睁地看它成为脑海里的标本,每年年底都会浮现。其实那时,故乡贫瘠的小山村,物资极是匮乏,日子也过得单调,唯独那年味,却比现在浓烈得多……
记忆中的最深刻的年味留在上世纪80年代。那个时候,我们家平常的日子过得比较拮据,日常生活基本是粗茶淡饭,能够填饱肚皮己属不易,要想大鱼大肉饱餐一顿只有盼过年这个时机。因此那时我们做小孩子的,就天天盼呀盼呀盼过年,过年不仅有好吃的,还有新衣服穿,运气好的话,还会得到一角钱至一块的压岁钱。对了,最高兴的事还可以在大人的陪伴下,放鞭炮。
每年农历小年之后,爸爸妈妈都会暂时放下手中的农活,回到家里置办年货,很多年货都是自己家里现做的:有现磨豆浆制作成豆腐;架上油锅炸兰花片、红薯片;甚至用小麦、红薯粉来熬制糖浆,制作麦芽糖、苕粉等目前难以看到的传统手工工艺。最后是油炸肉丸子、鱼丸子。我和弟弟妹妹守在火塘边上给火塘添柴火,看着爸爸妈妈熟练地忙着过年的物品。他们时不时夹起几个冷却下来的肉坨坨给我们吃,我和弟弟妹妹就有滋有味地吃起来,一直吃到撑。夜深了,我和弟弟妹妹都睡去了,可大人们还一直在为过年而忙碌着、操劳着……
标志着“过年”这个一年里最热闹、最隆重的仪式正式开始的标志,是大年三十上午早餐前要完成的一件大事——给列祖列宗送灯、祭祖。
家家户户至少养了一头年猪,到过年之前就杀了,于是就有了一个猪头,加上新杀的鸡鱼鸭肉,外加上一瓶米酒、一包香烟,还有若干鞭炮、香烛纸钱等祭祀物品,一家之主是祭祖的领头者,原来是家族里面的长者,后来是我爸爸领头。祭祖的物品摆在一处开阔的高地。先用黄纸点火,引燃香烛,插好之后,长者倒酒,举杯对着高处说:看到了吗?您的满堂子孙都过来看望您啦,他们都有出息了,您就放心吧!今后要保佑他们等等拜托的话,同时也邀请列祖列宗回家享受丰盛的祭祀物品。每年,列祖列宗都会享受后人们的孝敬,每一位家长都会在祭拜时祈求列祖列宗在天之灵看好孩子们,保佑孩子们健康平安成长。长辈们依次祭拜完毕,大人们就开始放鞭炮,孩子们捂着耳朵,吓得躲得远远的,一番鞭炮声响过之后,大人小孩们又都拢在一处,对着列祖列宗作揖跪拜。
吃过早餐后,就该贴春联了。春联一般是从市面上买来的,除了上下联和横批,还要在门楣上贴两张小小的祝福语。贴春联一点也不能马虎,因为没有胶水,当天早上在制作早餐的同时,就会用稀饭熬成浆糊用来贴对联。
过年,家庭里的每个成员都至少要置办一套新衣,从头到脚,全身上下焕然一新,开开心心过新年。大年三十这天,中午饭吃过后就开始烧热水,洗澡。既是除夕,就要有一个仪式,把身上过去一年的风尘除去。把新衣都穿戴整齐之后,大家就会走到村子里人多的地方去交流一番,无论老幼,全部一身新衣,互相品评着对方,询问着价格和质料。同时这里又是比拼各家经济实力的场所,谁家的鸡鸭比别家的壮,谁家的鱼肉比别家多,都会引起大家的羡慕与称赞,受赞的人家也会客气地招呼一声:初几到我家来喝一杯啊等客套话!
大年初一零时,这是一个关键节点,我们叫做“开门”。这一刻把所有的门都敞开,把不好的东西驱赶出去,把喜庆祥瑞的财气收纳进来。零点前早已把鞭炮挂好,只待零时,一起点火,万炮齐鸣,整个乡村世界顿时淹没在一片鞭炮的巨响之中。
初二是妇女们回娘家的日子,所以这一天乡村社会里出现了很奇特的一个普遍景象:每家每户除了老人,剩下就是刚过来探望老人的女儿女婿,外孙外孙女,而儿子儿媳妇、孙子孙女都去了别人家了。这一天,回娘家的女儿必须携带一些礼品和红包,孝敬长辈、祝福晚辈。很多地方,回娘家要携带的礼品也颇有讲究,数量上为双数,且需兼顾着礼品的分发便利,因为女儿回娘家,父母会把女儿带来的礼品分发给邻里乡亲,示意“礼轻情意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