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葩说》今年捧红了这位少林扫地僧( 二 )
文章插图
刘擎在其微博发表关于“人是目的而非工具”言论的补充
精彩不精彩?精彩!热闹不热闹?热闹!
3
但仔细想想,荒诞感又油然而生——公平、平等、人权,这些不都是最最基本的常识和道理吗,甚至包含在遍布大街小巷的24个大字中。
可是,为什么这些最最基本的常识和道理,在21世纪20年代的中国竟然成为了一种“罕见”“稀缺”的观点?为什么一夜之间,从受众到媒体仿佛都在刘擎老师身上找到了“少林扫地僧”的影子?
文章插图
刘擎参与编著的13本书
原因当然很多,比如80年代的思想启蒙与90年代的经济至上的此消彼长,比如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通识教育的欠缺,比如高校扩招后“走遍天下都不怕”的理工科以及“不愁找工作”的财经专业对传统人文学科的碾压,比如知识分子“过度爱惜羽毛”或者“十年怕井绳”的不良传统等等……但距离我们最近的一条原因,不用我说大家也感受得到,那就是2013年之后言论空间的不断收紧。
我翻找了一下十几年前自己还在懵懂状态时读过的书:哥伦比亚大学在读博士刘瑜的《民主的细节》(2009),近距离观察美国社会;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张鸣的《大实话》(2009),借历史和时事关照现实;欧洲问题专家陈乐民的《启蒙札记》(2009),重新梳理欧洲启蒙运动;还有说不清正业到底是什么的梁文道,他的时评专栏在2009年集结成书,从低俗到炒作,从民主到多元,什么事都敢说上几嘴,该书的名字也够直白,就叫《常识》(现在看,更讽刺了)。
开播于1998年的谈话类节目《锵锵三人行》于2017年9月12日宣布停播
这些书好不好,不在本文的讨论范围之内,最令人感慨的是,十几年前那么多不同领域的知识分子都在以自己的方式发问、发声、普及常识,而现如今却再也见不到当年那种“积极热闹”的景象。是之前的普及工作已经很全面很周到以至于不再需要基础常识了吗?显然不是!否则我们怎么会为《奇葩说》中刘擎老师近乎于“1+1=2”的观点拼命地点头、奋力地鼓掌呢?
4
当空间收紧,而多元的、良性的、正当的言论又被封禁、被排挤、被边缘,剩下的自然就是那些伪科、伪史、功利、犬儒、反智之类的东西。而继权力之后,资本、流量又会进一步加剧这种扭曲的状态,于是几年下来,连黑与白的界线都开始渐渐模糊。
知识分子跨界到商业化、娱乐化的圈子永远伴随着争议,但基于上述原因,我又非常理解刘擎老师加盟《奇葩说》的初衷。尽管他本人谦称一切只是源于“比较强的公共关怀”和“参与公共讨论的愿望”,但更深一层,我们有理由相信导致刘擎老师“出圈”的根本原因是不甘心主动放弃知识分子的话语权,尤其在令人沮丧的当下。
文章插图
刘擎在节目中分享的这段关于“下班后的工作消息该不该回”的话,亦是他内心认定并且正在践行的理念
空间在收紧不假,但空间并没有完全消失;发声未必会收到回应,但不发声一定不会收到回应。
既然严肃的空间越来越窄,那就去商业的空间里说,去娱乐的空间里说,去监管者想象不到的空间里说。
诚如福柯所言——话语即权力——研究政治哲学的刘擎老师一定比我们更明白其中的深意。
不过也必须强调,因科普“1+1=2”而得到大众的肯定远远不是知识分子的理想定位,以刘擎老师的学识和能力,他可以也应该为我们解析更多更复杂的问题。
但“1+1=2”是抵达“2+2=4”的必经之路,也是避免滑向“1+1=1”的最后堡垒,有刘擎这样敢于“出圈”并甘愿承担相应责任的老师镇守在这里,是今时今日我们为数不多的慰藉。
- 山东汶上确定今年文物保护4项重点工作
- 桃始华,春色初醉人
- 一首红了千年的经典唐诗,然而诗红人却不红,其中的名句冠绝古今
- 今年,他1249岁!
- 六旬大爷自学成才作“通天木鼓”,每个售价万元
- 今年元宵不一样!安吉开启“云端”音乐会
- 3种稳赚不赔的花,今年种一个,明年爆崽一大堆!
- 知识帖!十五的月亮哪天圆?
- 当年出家为尼的985女高材生,如今年近30岁,仍不想还俗
- 今年第一个月圆之夜,除了吃元宵,还有1分钟so ham静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