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从西域引进“天马”,或被后世工匠捕捉,成就国宝级文物
提起国宝级文物,很多人会浮想联翩,说上一堆名字,当然不会忽视“马踏飞燕”的存在。“马踏飞燕”是我国旅游的标志,也是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的文物之一。关于“马踏飞燕”,人们对他再熟悉不过:一匹昂首嘶鸣的马,三足腾空飞驰,另一只足则踏在疾驰的龙雀背上,足见马儿奔跑的速度。
文章插图
“马踏飞燕”出土于甘肃武威雷台汉墓,是出土的众多铜车马仪仗俑中艺术价值最高的一个。“马踏飞燕”自出土以来,就备受社会的关注,先是在海外展列,受到广泛关注;接着,各大旅游城市,直接以“马踏飞燕”为蓝本制作各种雕塑。经过不断的传塑,“马踏飞燕”在我国的知名度不亚于任何一件文物。俗话说,人红是非多,物红是非也不少。围绕“马踏飞燕”就有不少争议。就名字而言,有“马踏龙雀”“天马逮乌”“马掠乌鸦”“飞燕骝”之多,甚至有人干脆直接称其为铜奔马。当然,名字有争议,表面上看叫法不统一,实际上是人们对“马”和“燕”这两种动物的不确定。
文章插图
“马踏飞燕”的一大争议就是这马究竟是什么马?有人说,是汉武帝时期从西域大宛国引进的“天马”,也就是被后人传的神乎其神的“汗血宝马”;有人说,是以天上的星宿命名的“天驷”,也就是“神马”;也有人说,是汉武帝时期“九逸”之一的“紫燕骝”。除此之外,还有其他说法,我们不一一类举。“天驷”太过艺术想象,毕竟这是文人脑海中的想象。雷台汉墓是“守张掖长张君”之墓,具体年代大致在公元186-219年之间,处于东汉后期,与汉武帝相去甚远,说其是“紫燕骝”不免有些牵强。
文章插图
其实,经过科学考证,“马踏飞燕”之马最有可能的就是“天马”。《史记·大宛列传》:“(汉武帝)得乌孙马好,名曰‘天马’。及得大宛汗血马,益壮,更名乌孙马曰‘西极’,名大宛马曰‘天马’云。”汉武帝对马有着特殊的感情,凡是好马往往称其为天马。其实称乌孙马为“天马”,后来称大宛的汗血马为“天马”。大宛是中亚的古国名,大致位于费尔干纳盆地,农牧业发达,尤以汗血马最为出名。这种马体形纤细,速度较快,传说可以日行千里。这种马的皮肤很薄,而且肩部和颈部汗腺发达,每次奔跑,汗液往往先潮后湿,尤其是红色的马匹,容易给人以留血的感觉。
文章插图
张骞出使西域后,汉武帝得知汗血马,便命人携黄金去换马匹,不料遭拒,使者也被杀害。汉武帝大怒,后来派兵西讨,杀死了大宛王毋寡,大宛服属汉朝。此时,汉武帝大规模引进汗血马,并将其在武威一带驯养繁殖。武威本来就是良马的繁殖、交易基地,汗血马的到来更是使武威名声大噪。
文章插图
从这个角度上,“马踏飞燕”在武威发现并非偶然。铜奔马是汗血马的另一个佐证就是,铜马的一侧前后腿同时凌空腾踔,这就是所谓的“对侧步”(“顺拐”),而“对侧步”几乎为汗血马独有,一般马匹很难看到。
文章插图
可以想象,汗血马矫健精美,昂首嘶鸣,疾足奔驰,这一瞬间的动作被观察入微的能工巧匠捕捉,并与回首的“飞燕”结合,一个经典造型就完成了。谁承想,这一造型在地下沉睡了千年,一出土便惊叹了世人,成为不能忘却的不朽名作。喜欢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说说自己的意见,我们一起来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说的不对的也要指出来
- 儒家受到汉武帝青睐,延续千年正统地位,只因掌控了两条国家命脉
- 梁山的特殊人才引进战略,这几个人虽然没啥武艺,但是都很重要
- 汉代初期为何采用道家思想治国,汉武帝又为何转用儒家思想?
- 汉墓找到不腐之尸,墓主是个西域美男子,展出时却吓坏游客
- 李白诞辰1320周年|诗仙身世成谜,或许是西域胡人?
- 唐诗中说西域有一个热海,沸腾的水中有鲤鱼游泳,到底怎么回事
- |因灭蚊引进的“大肚鱼”,为啥中国吃货都拿它没办法?答案很无奈
- |神秘西域的和田玉之路
- 黄渤▲国外没人吃的鱼,土腥味很重,引进国内却大受欢迎,北方大量养殖
- :说说引进的三种罗非鱼,在钓鱼人眼中老实憨厚,有些呆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