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秦汉到明清,说一说宰相这一官职的历史演变( 二 )


文章插图
这里需要说明一下,由于唐太宗李世民在登基之前任过尚书令,所以他即位后就无人再敢任尚书令,唐高宗时期正式废掉尚书令一职,左右仆射便加上了“同中书门下三品”,或加上“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的头衔,其实也是宰相。由于尚书省不设尚书令,地位也随着下降,中书和门下二省地位相应提高。唐玄宗时期,中书、门下合并,称“中书门下”,凡是被皇帝加上“同中书门下三品”或是“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参预朝政”“参知政事”“知政事”等名号的,统统可以到中书门下议政,也就是名义上的宰相了。尽管这个时期往往会有一个“首相”,但被称为宰相人往往多达十余人,这就是整个唐代共有宰相360多人的原因,而且这些宰相大多是三品以下。
 从秦汉到明清,说一说宰相这一官职的历史演变
文章插图
宋代是中国历史上职官最多的一个朝代,唐代的三省长官依然被沿袭,但三省长官都是虚衔。另设“中书门下”为行政首脑机关,同时又设主管军事的枢密院和主管财政的三司使。宰相与枢密使、枢密副使合称“宰执”,共理朝政。宋代皇帝为了集中皇权,还增设了“参知政事”为副宰相。关于宋代宰相的设置也有两点需要注意,一是在宰相之上还有“平章军国重事”和“同平章军国重事”的官衔,这是作为对某些资历深、威望高的元老们的一种荣誉性的加衔,他们可以参与政务,但不负主要责任。比如文彦博、吕公著、王安石等人都有这样的加衔。元代是蒙古人建立的王朝,其职官设置和中原王朝有所不同。元代统治者将三省并为一省作为中枢机构,即中书省。不过,中书省最高长官中书令一般不设,如果要设也是由皇太子担任。真正称为宰相的是中书令之下的“左、右丞相”和“平章政事”。在这三位宰相之下,又设“左、右丞”和“参知政事”为副宰相。元代的职官设置也有一点比较特殊,中央之外还有另外一种宰相、丞相、平章政事和参知政事。熟悉元代历史的读者或许知道,元代有“八府宰相”的官职,是中央负责诸王和各大贵族朝觐事务的,和实际上的宰相有着本质区别。
 从秦汉到明清,说一说宰相这一官职的历史演变
文章插图
另外,元代在全国设立了10个“行中书省”,各省也按照中央之制设立丞相、平章政事、左右丞、参知政事,而且以丞相为一省最高长官。比如明太祖朱元璋称帝之前,攻下集庆(南京)时,也自称是“江南行省平章政事”,但这却不是实际意义上的宰相。朱元璋建国大明后,一定程度上沿袭了元代的某些制度,以中书省为中枢机构,设左右丞相。但自洪武十三年(1380年)胡惟庸案爆发后,朱元璋罢左右丞相,废中书省,由六部分掌国事。此后,朱元璋因不胜庶务之繁重,又增设了内阁大学士协办政务。到了明成祖朱棣即位后,内阁权势日大,内阁无相名,有相职;无相权,有相责,内阁大学士虽无宰相之名却有宰相之实。明朝最有权势的大学士当为张居正,人称江陵相公,权倾一时。张居正靠得是自己帝师的身份,遍及天下的门生,和司礼监的冯保。内阁大学士只能提建议,将自己建议夹在奏折中递交皇帝,这个建议称之为“票拟”,皇帝同意内阁票拟的就会交给司礼监,由司礼监的秉笔太监将票拟抄至奏折,经过这个程序,内阁票拟上升为皇帝的意志,以皇帝命令的形式下发,执行。
 从秦汉到明清,说一说宰相这一官职的历史演变
文章插图
清代是皇权最集中的一个朝代,开国诸王世袭罔替,满洲贵族在清初有着绝对的权威,议政王大臣会议是实际上的中枢机构。到了康熙时期,内阁的作用虽然逐渐加大,但维持的时间并不长。雍正即位设立军机处后,内阁的权力又被稀释,军机大臣和大学士虽皆可称相,但这时的相已非彼时的相了。喜欢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说说自己的意见,我们一起来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说的不对的也要指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