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说的一句话,为什么几千年来都在争论,至今依然没有定论

孔子曾经说过一句话,让我们一直争论到今天。孔子说的这句话叫做:“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有人可能会说,你这句话中,少了一些标点符号。我想说的是,恰恰就是标点符号的问题,引起了争论,所以我没有打。因为古代是没有标点符号的。古代的各种著作,后人在阅读的时候,要自己用圈圈,圈上停顿,这种就称为“句读”。因此这句话的句读就可能有这两种打法,一种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还有一种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用我们现在的标点符号来给他打上,就应该是这样的。一种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还有一种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孔子说的一句话,为什么几千年来都在争论,至今依然没有定论
文章插图
两种标点符号的使用法,代表着两种截然相反的意思。第一种意思就是说,对老百姓只能指使他去做事情,不能够教导他为什么必须这样去做。第二种意思就是说,如果老百姓能够做事情,就放手让他去做。如果老百姓不能够做事情,就要教导他去做。那么,究竟哪一种说法才是对的呢?之所以我们会产生很大的争论,就在于孔子自身思想的复杂性。两种意思,似乎孔子都有。因为孔子是教育家,他提倡“有教无类”,同时又提倡“因材施教”,从这个角度来说,孔子应该是提倡第二种说法的。也就是说,如果这个人本来就已经懂得了,那就不用再教她了。如果这个人不懂得,那么就需要引导他,让他懂得。这其实就是“因材施教”,也是“有教无类”。但是反对的人,觉得更有理由。反对的人也就是坚持第一种说法的人。这种人认为,孔子虽然讲过有教无类和因材施教,但是孔子这里的“无类”是有一个大前提的,就是这些人必须都得是“士”以上的阶层。如果是“士”以下的阶层,比如平民或者奴隶,这一类人孔子是不教的。
 孔子说的一句话,为什么几千年来都在争论,至今依然没有定论
文章插图
比如樊迟就曾经请教过孔子,该怎么种庄稼?但是孔子对樊迟羞辱挖苦了一通。显然,对于种庄稼这样的学问,孔子是不教的。还有《列子》中曾讲到《两小儿辩日》这样一个故事,这个故事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发生过,但至少说明,孔子对于天文学这样的知识,他也是不教的。“子不语怪力乱神”,有更多的学问,孔子都是不教的。所以说,孔子的“有教无类”,他教的内容和教的对象,其实都是有选择性的。再说,孔子的儒家思想,其实一直都是以“克己复礼”为他的核心思想的。“复礼”就是希望整个社会能够按照周礼的办法,来维护社会秩序。而所谓的“周礼”,也就是讲究社会等级阶层的。整个社会分成了“王、诸侯、卿大夫、士、平民、奴隶”这几个阶层。这些阶层互相之间是不能够串联的,每一个人出生以后,都不能够打破自己的阶层,寻求更高的阶层。只有这样,整个社会才能够保持安定。当然了,孔子认为要做到这一点,国家机器当然是重要的,但是更多的应该是寻求每个人内心的道德约束,也就是“克己”。每个人只有在道德上约束自己,安贫乐道,周礼的等级秩序,才能够维持。正是因为第一种解读更符合孔子的思想,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都认为,第一种的标点符号是最正确的标注。【 孔子说的一句话,为什么几千年来都在争论,至今依然没有定论
 孔子说的一句话,为什么几千年来都在争论,至今依然没有定论
文章插图
不过,我们也要看到,由于孔子本身思想的复杂性,因此并不能够排除孔子心中,有第一种意思。毕竟从孔子的立场来看,他其实只是一个破落的贵族,只是“士”这个级别。甚至可以说,是处于“士”和“平民”之间的一个级别,他曾经去给人家当吹鼓手谋生,可见他生活的贫困。因此,他的整个生存环境,一直是被平民老百姓包围在其中的,他不可能不同情平民老百姓,不可能不为平民老百姓说话。后来,孔子还一直在试图寻求当官,提升他自己的等级。他曾经到鲁国去当官,后来又带着他的弟子们周游列国。虽然周游列国的主要目的,是推广他自己的学说主张。但是也应该看到,他同时也是寻求当官,为他的徒弟们寻找一个当官的出路。如果说孔子是坚决维护周礼的,那么他就不应该做这样的事情,只需要安安静静呆在家里,做做学问就可以了,为什么还要去周游列国了?所以,我们不能非常机械地认为,孔子没有第一种意思。当然了,后世对孔子的解读,事实上很多时候都是根据自己的需要来进行的。比如在封建帝王时代,为了压制老百姓的反抗,统治者经常会实行“愚民政策”,而在“愚民政策”的引导下,大部分时间,统治者都把孔子的这句话,解读为第一种意思。而到了今天,我们提倡教育公平,提倡大家通过努力,能够获得更美好的未来。所以在教育上,肯定是坚决认可第二种说法的。这样看来,孔子当年究竟是哪一种意思,其实已经并不是非常重要了。(参考资料:《论语》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