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人』如何正确认识浮漂?列举四种误导钓鱼人的现象,少走弯路( 二 )


『钓鱼人』如何正确认识浮漂?列举四种误导钓鱼人的现象,少走弯路
文章插图
下面简单介绍下 , 这三种浮漂 。
孔雀漂:做出来的浮漂两边是贯穿的 , 没有外壳的 , 中间比较重 。 孔雀羽的浮漂比较稳定 , 因为它整体的浮力被中间压住了 , 变成它的跳动性没这么好 , 加上它是空心的 , 浮力较大 , 所以鱼咬钩时它的跳动性就不是很强 。
芦苇漂:比较像一个球体 , 外面一块皮 , 涂上油漆 , 变成里面是最轻的 , 跳动性特别强 。
巴尔杉木漂:巴尔杉木是一种南美的木材 , 用它做出来的浮漂整体的浮力都很平均 , 也加了一道外皮 。 巴尔杉木的浮漂则是比较大众化的 , 一般人都很容易调漂 , 因为它比较稳定 , 整体浮力是最均匀的 , 又没有贯穿 , 又不是外面重里面轻 。
小结:很多人 , 不管是习惯钓孔雀羽的还是芦苇的 , 他们去改钓巴尔杉木漂 , 也会比较习惯 , 因为巴尔杉木的浮漂是处在这两种浮漂中间的 , 这也是巴尔杉木这些年来仍然比较流行的原因 。
『钓鱼人』如何正确认识浮漂?列举四种误导钓鱼人的现象,少走弯路
文章插图
三、过分强调调漂的灵顿 , 陷入调漂的误区
对于钓鱼讨论最多的是调漂的灵顿 。 对这个问题 , 我也有自己的一些看法:总体来说 , 调漂的时候 , 漂尾示目高(多)比低(少)要灵;钓的时候 , 漂尾示目高(多)比低(少)要顿 。
现在许多人认为:调3比调5灵 。 调2比调6还灵 , 说是钓的剩余浮力越小越灵 。 我就搞蒙了 。 难道调平水或跑铅就是最灵的了?台钓之所以灵敏 , 其核心就是因为是悬坠!
有人认为:调目多于钓目就灵 , 反之就顿 。 这我能接受 。 如果同样的调目及同样的调位 , 由于饵料大小差异或位置偏移 , 导致示目的变化 , 就一概认为不灵了或太顿了 。 这未免太机械了!在野外钓鱼 , 钓的就是一个大概 。
『钓鱼人』如何正确认识浮漂?列举四种误导钓鱼人的现象,少走弯路
文章插图
有人认为钓灵比钓顿好 , 也有人认为钓顿比钓灵好 。 于是 , 我开始在网上查找关于台钓调钓灵敏的理论 , 但搜索的结果却令我惊讶 , 网上还的确有调低灵的理论 , 而且还是出自大师手笔 。 这个大师就是程宁 。 在他的竞技钓理论中就主张调低灵 。 台钓传统理论和竞技钓理论在调高灵和调低灵的观点上截然相反 , 分歧的焦点就集中在这个问题上 , 另外 , 台钓的中间目开始调灵顿和竞技钓的归零点也基本是在说同一个东西 。
我个人觉得 , 台钓的传统理论中的“调高灵”没错 , 因为灵敏的标志是看在什么情况下容易看到口 , 并不是指什么时候能看到中鱼的顿口 , 说白了 , 程大师的“调低灵”的理论实际上是指“调低容易中鱼” , 这个理论饶来饶去其实还是没逃出台钓基本理论中的钓顿容易中鱼 , 太灵容易出假口的基本观点 。 希望大家不要把程大师这个“灵”理解为传统台钓理论中的那个灵敏度 , 否则你就又误入歧途了 。
小结:所谓"调高灵"与"调低灵"成立的前提不同 , 这个不同就在于对"灵、顿”的理解不同 。 钓灵与钓顿 , 要由当地水情、鱼情、气温、气压、钓点等因素来决定的 , 还要看所钓的对象鱼来定的 。 不能不加情况分析 , 一概而论 。 调漂的目的不是为了证明浮漂灵敏与否 , 而是为了调出准确的鱼口 , 抬竿有鱼 。
『钓鱼人』如何正确认识浮漂?列举四种误导钓鱼人的现象,少走弯路
文章插图
四、炒作大师手作浮漂 , 虚标价格
在渔具店和网上经常能看到 , 有很多浮漂的价格都在几十元或者上百元甚至几百元 , 如果你说:“这是暴利 , 这样的浮漂批量生产成本也就是几元钱 。 ”就会有人告诉你再看看某某大师的手作浮漂高达几千上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