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国学」安住当下才能摆脱游戏,人生是获取能量、信息的意识游戏( 三 )


问:那个如如不动的?好像明白了……是有的吧!然后怎么办呢?
答:如果明白了 , 就要时刻待在那种明白里 , 就是你所明白的 , 没有然后 。 开始时这种明白是很脆弱的 , 要加固它 。 不让自己随境走就能加固它 , 慢慢的稳固了 , 你就能时刻都在其中了 。 你说你明白了那个如如 , 那你现在描述一下你自己的体验啊!
问:不生不灭、不增不减、无形无象……它隐隐约约的存在着 , 不随我的念头生灭或动荡 , 是这个吗?
答:这只是种描述 , 我相信你已经若有所悟了 。 深入下去 , 安住、当下安住 , 不疾不徐、自然而然地去体会它!你一动念它便会消失 。 要明白念是体之用 , 那个如如不动的是体 。 所以安住念就是安住用 。 而要安住用 , 就要安住当下 。 当下如流水一般不停的动 , 而不停的动就是不静 , 也就是不动!
问:那你看我处理念头的方法对不对 。 观想出一个水面来 , 念头来了 , 不管他 。 想象这个念头是有重量的 , 如水滴般落到水面上 。 开始水面会有波动 , 慢慢练习久了 。 水面开始波澜不起了 。 如果再来念头了 , 还是这样处理 , 不管它 , 但看着它落在水里 , 却水平如镜 。 你看这样行吗?
答:这算是一种基础 , 但也属于主动创造的境界 , 然后你会待在这种境界里 。 这种境界有个好处是在于能让你处于定中 。 但这个境界一旦崩坏了 , 你将无所寄托!西藏有很多活佛用的就是这个方法 , 而一辈子定在一个境界里 。 切记 , 创立一个境界的同时 , 也要熟知如何走出这个境界才行!只有知道了如何创立、如何定住、如何走出 , 才能用这个方法!
问:我有天突然观想起熟悉的燃灯佛 , 想到了灯和光 , 我的心是发光的心灯 , 是光能量体 。 整个宇宙也是一种光能量体 。 因此 , 我的光慢慢地扩散到周围的一切 , 照亮了别人及整个宇宙 , 从而感知了别人和万物……这样无悲无喜的状态持续了半个小时左右 , 再慢慢的消退 。 由燃灯佛再到释迦牟尼佛 , 再回到了我自己 。 我就是佛 , 佛就是我!所以 , 当下就是这样一种状态吗?或许每个人的感觉都不一样 , 我的感觉不是刻意的追求一种境界 。 而是实实在在的就安住在那个境界中 。 这样对吗?
答:我替你来描述一下这种境界吧!当下是那个永不停留的当下 , 就如我刚才说的流水 , 流水是不会停留的 。 所以每个人的当下也都是一样的 。 比如静和动是当下的相 , 当你觉得安静时 , 你就已经住在境中了 。 比如你感觉你能感知到别人和万物就是一种境界或者神通!就如你觉得开心时 , 已经是第二念了 , 已经脱离当下了 。
问:对 , 中间又起了个念头!
答:是的 , 比如现在的时间和空间就构成了相 , 就如电影的每一帧 , 你一直处在开心中而不停留就是当下 , 没有想到本体 , 也没有随着任何念头去动 , 所以活在当下就是无为的开始 , 精气神自动凝聚了 , 破相之前会有很长一段时间的执空过程 。 这个过程每个人都长短不一 , 有的人可能一辈子都走不出来 , 有的人可能半个月就走出来了 。
问:破空很难啊!越想越难 , 不想反而容易 , 因为空本身就是有 , 对吧?
答:所谓破空 , 就是把自己完全的交给本体 , 没有一丝保留 , 但第七识——末那识并不愿意交出控制权 。 所谓供养自己的身口意就是要把自己全然地交给本体 , 不分别善与恶、美与丑、过去与未来 , 以把第七识打死(禅七或打七) , 就能保持在当下了!
所以开悟也好 , 回归本体也罢 , 并不是要我们达到怎样一种境界 , 而是要明白过来 , 本体一直都在 , 那个就是佛性 , 那个如如不动的性!
问:所以体和用是一不是二 , 境界就是用 , 那么体是什么?
答:不要想着开悟是很难的事 , 而是最平常的事 , 本体本来就在 , 一直都在 , 正因为它太平常了 , 太常见了 , 所以我们才会看不见 , 才会忽略它!柏拉图的“洞穴理论”就很好地描述了这点 , 明白人与梦中人那种巨大的差别——智者与愚者的区别 。 “第一个走出洞穴的人类选择了返回洞穴 , 并试图劝说他的同伴 , 也使他们走出洞穴 , 但他的同伴根本没有任何经验 , 故而认为他在胡言乱语 , 根本不会相信 , 并且会绑架他 , 甚至在可能的情况下杀死他 。 ”正如所有的人都在用意识 , 但却不明白意识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