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才具明练 为守兼优——记清代四川贤吏吕朝恩‖李治墨( 二 )

】清嘉庆九年(甲子1804)二月初九 , 吕朝恩丁母忧离职(《明清档案》A326—119);十一年六月二十六日 , “服满之原任四川郫县知县吕朝恩带领引见 , 奉谕旨吕朝恩著发往四川以知县用”(《嘉庆帝起居注》卷11) , 吕朝恩再次成为候补知县;十二月二十六日回到四川 , 但又被征调参办凉山抚彝军务 。
清嘉庆十二年(丁卯1807)四月二十八日 , 四川总督管巡抚事勒保奏报题补犍为县知县 , “有候补知县吕朝恩 , 年力壮盛 , 办事勤奋 , 堪以题补犍为县知县等情 。 前来臣覆查吕朝恩才具明练 , 办事勤干 , 以之题补犍为县知县 , 实堪胜任 。 该员系曾经得缺引见奉旨仍发四川以知县补用之员 , 今题补知县衔缺相当 , 毋庸另请实授 , 亦毋庸送部引见 , 谨题请旨” 。 批红:“该部议奏 。 ”(《明清档案》A326—119贴黄)虽调任犍为 , 但仍在凉山抚彝军务中 。
清嘉庆十三年(戊辰1808) , “十三年七月十八日内阁奉上谕 , 本日勒保由六百里奏报生番缚献首逆乌卜……另折保奏在事出力文武各员加恩 , 均照所请……知州衔犍为县知县吕朝恩署马边厅事、同知衔……吕朝恩本有蓝翎 , 并著赏换花翎”(清嘉庆《四川通志》卷首之12) 。 由此 , 吕朝恩成为正五品同知衔犍为知县署马边厅事 , 赏戴花翎 。 之后 , 吕朝恩在犍为着实干了几年 , 是他一生中政绩最多的时候 。 据不完全统计 , 清嘉庆《犍为县志》和民国《犍为县志》提到吕朝恩名字20余处 , 提到与他直接或间接相关之事40余处 。 如“清嘉庆十三年(戊辰1808)知县吕朝恩将犍为县城垣全城加高约二尺 , 并修犀江门左城身九丈 , 犹取石材于惩非镇 , 所取石材即原旧城墙基石也”(民国《犍为县志》) 。 重修县学、普济桥、太平桥、天生桥、黄旗山义冢等 , 在当时都有特定的时代意义 。 此外 , 文昌阁、申明亭、节孝祠、文庙、武庙(关帝庙)、火神庙、水神庙等 , “或迁置 , 或培修” , 都属于当时的文化类建设 。 而“勘定校场坝(演武厅)、五龙书院公界”以便修缮 , 则都排除人为障碍 , 有过一番特别的努力 , 尤其是为修县志做出很大努力 。
清嘉庆十七年(壬申1812) , 吕朝恩“擢授(酉阳直隶州知州) , 未到任”(《酉阳直隶州总志》卷12) 。 因擢任 , 吕朝恩再次进京觐见(《嘉庆帝起居注》卷17);未到任原因是他又一次被调办军务 。
清嘉庆十九年(甲戌1814)初 , 嘉定府知府宋鸣琦“以卓异班奉部签升广西苍梧道” 。 他在自撰年谱中写道:“予于五月卸府篆……署篆者为酉阳刺史吕君朝恩 , 昔官犍为令 , 夙好也 。 ”(《心铁石斋年谱》)清同治《嘉定府志》知府名序中也有“吕朝恩 , 宛平县供事 , 嘉庆十九年署”(卷23) 。 吕朝恩实际署理嘉定知府的时间非常短暂 , 虽《数位典藏与数位学习联合目录》有一片川督常明奏折提到署嘉定府知府吕朝恩 , 落款日期为清嘉庆十九年十一月十一日 , 但这段时期中 , 吕朝恩仍在调办军务 。 清嘉庆《四川通志》(卷95·武备·边防)记载:嘉庆十九年上半年“四川啯噜岩夷匪亦因乏食出掠并伤毙居民 , 总督常明饬建昌道曹六兴等剿办” , “六月……曹六兴等攻克清溪夷巢(啯噜岩)” 。 成都将军赛冲阿和四川总督常明的捷报中有“曹六兴率署知府吕朝恩等讯据啯噜岩夷目……”之述 , 而常明的另一个奏折中也称:“勘定之啯噜岩等处、投诚之磨朵等堡 , 户口地亩必须趁姑清查 , 经升授建昌道曹六兴与饬派署嘉定府知府吕朝恩带同委员分投查办……”(《国朝名臣奏议》卷1·307页)
【人物】才具明练 为守兼优——记清代四川贤吏吕朝恩‖李治墨
文章图片
有趣的是当时清溪县(今雅安市汉源县)隶属于雅州府 , 雅州府和嘉定府同属建昌道 。 这趟差事中吕朝恩“越境”来到雅州府属地 , 其署嘉定府知府一职 , 也就相应变成署雅州府知府 。 清嘉庆十九年底成都知府出缺 , 由当时不在任上的雅州知府叶文馥调署;而雅州知府印务 , 四川总督常明奏请由吕朝恩正式接署 , “查直隶酉阳州知州吕朝恩为守兼优 , 结寔可靠 , 前曾委署该府(雅州府)印务 , 经理裕如 。 如委令署理 , 亦堪胜任 。 除分饬该员如赴署任外 , 理合恭折具奏 , 伏乞皇上睿鉴 。 谨奏 。 ”“嘉庆二十年正月初九日奉朱批:知道了 。 钦此 。 ”(《国朝名臣奏议》卷1·321—322页)
“二十年(乙亥1815)七月十一日内阁奉上谕 , 常明等奏 , 查明军营出力文武员分别保奏一折……直隶州知州吕朝恩、吴升俱以知府升用 , 先换顶戴……”(清嘉庆《四川通志》卷首12·圣训12)吕朝恩正式戴上从四品知府顶戴 。 有趣的是这次获奖人员中还有后来成为吕朝恩女婿的盛善沆 , “留川省 , 无论题调缺出补用(按察司经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