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难见证者”黑匣子:颜色鲜艳状似集装箱,发明者50年不被认可( 二 )


文章图片
从小 , 沃伦就对电子产品非常着迷 , 家里的电子产品基本都被他拆了个遍 。
别人提起他 , 都说他是个“破坏大王” 。 但是 , 父亲却敏锐地看到了他在这上面的天分 , 非常支持他探索钻研的行为 。
一个孩子能在童年时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事儿 , 并得到父母的支持和鼓励 , 无疑是最幸福的 。 但是 , 沃伦的幸福在9岁那年就戛然而止了 。
1934年 , 沃伦父亲因飞机失事而不幸遇难 , 永远地离开了沃伦 。
“空难见证者”黑匣子:颜色鲜艳状似集装箱,发明者50年不被认可
文章图片
这一噩耗给小小的沃伦造成了沉重的打击 , 更令他无法接受的是 , 事后 , 没有一个人能告诉他这一切为什么会发生 ,
飞机为什么会掉下来?父亲为什么会死?
当沃伦哭着问那些大人时 , 他们全部都遗憾地对沃伦说:飞机没了 , 那就什么都没了 , 失事的原因、最后的声音 , 所有的一切都成了一个谜 。
这样的回答让沃伦无法接受 , 他不理解 , 为什么飞机失事原因不可追溯?为什么最后的声音不能保存下来?
可是这个时候 , 没有人能解答他的疑问 。
“空难见证者”黑匣子:颜色鲜艳状似集装箱,发明者50年不被认可
文章图片
20多年后 , 沃伦成为了一个出色的工程师 , 在墨尔本航空研究实验室任首席科学家 。 而一场空难的发生 , 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 。
1953年 , 世界上第一架喷气式民航班机“彗星”号发生事故不幸坠毁 , 沃伦被指派过去参与事故原因的调查 。
在当时 , 要调查事故原因只能从飞机残骸上入手 , 但是从高空坠毁的飞机 , 残骸分散的范围非常广 , 有的甚至插入到了地下十几米 , 事故原因的调查非常艰难 。
这边调查久久没有进展 , 那边遇难者家属们每日以泪洗面 , 迫切地想要得到一个答案 。
“空难见证者”黑匣子:颜色鲜艳状似集装箱,发明者50年不被认可
文章图片
初代彗星式客机
看着跟小时候的自己一样悲痛不解的遇难者家属们 , 沃伦的内心第一次涌现出了一个想法:
为什么不发明一种装置 , 既能存储飞行数据和飞机上的对话 , 又能兼备抗坠毁和防火功能呢?
如果有了这样一种装置 , 那么飞机失事的原因、遇难者最后的声音 , 这所有的一切是不是都将不再是一个谜?
于是 , 在结束此次事故调查后 , 沃伦便立即着手将自己的设想变为现实 。
事实上 , 沃伦并不是第一个有这种想法的人 , 他的研究也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 。
“空难见证者”黑匣子:颜色鲜艳状似集装箱,发明者50年不被认可
文章图片
沃伦的黑匣子机原型
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 欧美等国的航空工程师们就提出 , 要研发一种能够记录飞机飞行轨迹和状态的装置 。 在经过不懈地努力之后 , 这些研究人员发明了以照相感光底片、锡箔和铜丝制成的“记忆存储”装置 。
1939年 , 法国马里尼亚纳试飞中心研制出了用“滚动式照相感光底片”来记录飞机飞行时高度和速度变化的装置 。
到了1952年 , 芬兰工程师VeijoHietala应芬兰空军的要求 , 发明了一种名为

MataHari”可以记录飞行数据和进行失事调查的机械装置 。
“空难见证者”黑匣子:颜色鲜艳状似集装箱,发明者50年不被认可
文章图片
“MataHari”
这些工程师和研究人员的发明 , 都为沃伦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利用前人的经验和教训 , 在经过成千上万次不懈地试验与探索后 , 沃伦的发明也一点点变得完善 。
终于 , 在从音乐录音设备中得到关键性启发后 , 沃伦以钢丝为记录媒介 , 成功制造出了能够保存4小时语音和8项飞行数据的“黑匣子” 。
黑匣子的发明可以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 但是令人无法理解的是 , 黑匣子诞生之后 , 在长达50年的时间里都没有得到澳大利亚官方的认可 。
这是怎么回事儿呢?
“空难见证者”黑匣子:颜色鲜艳状似集装箱,发明者50年不被认可
文章图片
大卫·沃伦与第一代黑匣子机
“黑匣子”不被认可的50年
沃伦发明了黑匣子之后 , 澳大利亚航空管理部门对其既不感兴趣 , 也不重视 , 沃伦也一直没有从澳大利亚得到相应的扶持和帮助 。
后来 , 沃伦接受英国邀请到英国发展 , 黑匣子开始在英国大放光芒 。
1958年 , 英国开始量产ARL型飞行记录仪 , 并将其作为失事调查的工具安装在民航飞机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