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奘的身世简介 玄奘的身世( 二 )


玄奘在那烂陀寺学习五年多后,到了今天的克什米尔,在那里游历、学习了两年 。可以说,从长安到狭长的河西走廊,再到西域三十六国,最后到大小五印城邦,都留下了玄奘三藏的足迹 。
他记录、体验和考证了这些地区的地理风貌、文化习俗和历史遗迹,不仅丰富了自己的知识和见识,也对回国后的中国人世界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同时,玄奘的学术成就也是常人无法企及的 。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这个词放在他身上也不过分 。
在佛学方面,玄奘不仅把包括瑜伽师位论在内的许多经典带回国外,而且系统地学习了全合一论、顺正论和佛学的课程(佛学逻辑),为他日后创立佛学奠定了基础 。
此外,他还研读了主要的大乘经典,如瑜伽士的地方论、有为圣教论、佛法论、聚量论、中学论、百家论等 。,与纳兰塔寺的和尚 。同时,玄奘系统地学习了宣示性(佛教修辞),为他以后的翻译生涯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
玄奘在各国游历时,与博学的婆罗门长老、耆那教长老一起学习了很多关于其他教派的知识,也在克什米尔学到了阿菲达法论、实在论、正法论等经典 。所以玄奘的“三藏”不是虚名,而是他的佛学知识极其广博和深刻 。
【玄奘的身世简介 玄奘的身世】更重要的是,根据历史记载,玄奘三藏研究了大量的历史遗迹,并做出了自己的分析和判断 。这些著作在当时并没有引起太大的反响,但是在几千年后的印度,正是在玄奘留下的资料中,大量的古迹被发掘出来,而且是相当准确的 。

玄奘的前半生都在旅行中度过 。此时的他并没有陷入政治漩涡,但他回国后,一切都变了 。玄奘三藏的晚年是极其不幸的,尤其是他两次去少林寺都被断然拒绝,这既是一个信号,也是一种命运 。
回到长安后,玄奘被困在这座繁华的都城,一生都没有走出这座围城 。
两个去少林的请求在回国之前,玄奘三藏对自己的定位相当准确——“重罪犯”,因为他当年是非法出境的 。
所以,他到达西域后没有立即回国,而是留在了当年的之一站高昌国 。他在等待答复 。回答是李世民,唐太宗,玄奘需要李世民治他无罪 。
到达高昌国后,玄奘派他的弟子跟随商队去长安,同时在高昌国给王公大臣们讲课 。他亲自写了一份奏表,说明当年学佛经的原因和过程,表示现在已经回来了,能否得到皇上的谅解 。
李世民收到这封信后非常感动,于是他写了一封回信,告诉玄奘“尽快既往不咎” 。这时,李世民正忙于辽东战争 。他没有时间准备玄奘的会见,所以他派宰相方凌轩去处理这件事 。
玄奘收到回信后,整理了带回的经书和佛像,和弟子们日夜兼程前往长安 。
玄奘为何急赴长安?因为他得知李世民要用他亲征,所以在皇帝去辽东之前,他必须与他会面,并在某些方面达成协议 。
玄奘知道他回国必然引起轩然 ,果然如此 。长安人民得知他要回国,毫不犹豫地举行 罢市欢迎,这让负责接待玄奘的方始料未及,也让唐太宗感到大为惊讶 。
他们不知道一个十几年前偷渡出境的和尚有这么大的影响力 。

但他们没想到的是,这个游遍西域甚至天竺的和尚,却有着意想不到的智慧和悟性 。
到达长安城后,玄奘三藏没有接受城里人的欢迎 。相反,他正躲在酒店房间里,静静地等待 。他在等谁?他在等待唐太宗李世民的召唤,现在他知道他不能出去接受人民的崇拜,因为他只是大唐的人民 。
而且他是走私出境的重刑犯,很多不为人知的事情在等着他 。
贞观十九年二月初,唐太宗李世民百忙之中会见了玄奘 。一番寒暄之后,两人达成了基本共识 。
“少林寺幽静,可以作为翻译经书的地方 。请允许我去少林寺翻译经文 。”
少林寺当时并不以禅宗闻名,达摩祖师的传说也没有深入人心 。它在隋代一直作为官方翻译领域存在,在初唐时期也是如此 。少林寺真正以禅著称,也是几百年后的宋朝,少林才开始禅法并重 。
作者为什么要解释这个细节?因为我们在研究历史人物的时候,一定要从当时的历史背景来判断他们的思想,否则会有很大的误差 。
玄奘三藏要求去少林寺的原因,一是他所谓的“清静”,二是少林寺有着悠久的佛经翻译历史,这对他翻译经书大有裨益 。还有一点,少林寺远离帝都,玄奘可以远离政治领域,专心译经 。
遗憾的是,唐太宗没有同意玄奘三藏的请求 。他给了一个非常明确的答案——去少林寺是不可能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