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身体,每秒有数亿个中微子穿过,什么会毫无感觉?

随着对未知世界探测领域的拓宽和技术的不断进步 , 人们不但对宏观宇宙的形成和发展规律方面的认知日新月异 , 而且对微观层面的物质组成及相互作用的规律也日渐深入 。 而在微观领域中 , 中微子的发现可谓一波三折 , 因为其难以观测性以及随之引发的物理特性 , 使科学们差点放弃了之前所有的理论基础 , 这一无比神秘的微观粒子也被人们形象地称之为“幽灵粒子” 。
我们的身体,每秒有数亿个中微子穿过,什么会毫无感觉?
文章图片
中微子到底是什么?
中微子可以说无时无刻地不存在我们的周围 , 它是宇宙大爆炸之后释放出来的最基本的微观粒子之一 , 在后来的研究中 , 科学家们发现 , 无论是恒星内部核聚变、超新星爆炸、放射性元素衰变、等离子体加速器中 , 都有它们的身影 。 我们每一立方厘米的身体中 , 平均就有每秒上百亿个中微子穿过 , 而我们一点感觉都没有 , 它们来无影去无踪 , 就像幽灵一般鬼魅 , 给它冠以“幽灵粒子”真是名副其实 。
我们的身体,每秒有数亿个中微子穿过,什么会毫无感觉?
文章图片
从现代对微观粒子的研究结果来看 , 中微子属于轻子的一种 , 是宇宙中最基本的微观粒子 。 我们知道 , 原子是由中心的原子核以及核外电子构成的 , 而原子核包括质子和中子 , 这里面并没有含有中微子 。 实际上 , 只有当原子核的结构被打破 , 更加微观的粒子重新组合之后才会伴随着中微子的产生 。
我们的身体,每秒有数亿个中微子穿过,什么会毫无感觉?
文章图片
中微子和中子仅有一字之差 , 表明它们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 其相同之处在于都不带电、具有1/2自旋特征 , 而且由于它们具有的强自由性 , 使得在一个体系的量子态上 , 都仅有一个这样的粒子存在 , 因此中子和中微子都属于费米子 。 而它们之间的区别在于中子属于强子 , 不是基本粒子成员 , 有相应的静止质量;而中微子属于轻子 , 不参与强相互作用 , 可能存在静止质量(目前科学界还没有定论) 。
我们的身体,每秒有数亿个中微子穿过,什么会毫无感觉?
文章图片
中微子到底是怎么发现的?
在微观物理关于基本粒子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之前 , 科学界并没有认识到中微子的存在 。 在爱因斯坦提出质量守恒定律之后 , 关于物质发生物理或者化学变化 , 性质发生改变之后 , 科学界认同的是在一个封闭系统中 , 物质变化之后的质量总和和变化之前的数值相等 。 后来 , 随着人们研究尺度的进一步深入和细化 , 特别是在发现具有放射性物质之后 , 随着核裂变的进行 , 组成物质的质量总量会随着反应的进行而发生亏损 , 同时释放相应能量 , 这种质量的亏损和能量的释放 , 就不能完全用质量守恒定律来解释了 。
我们的身体,每秒有数亿个中微子穿过,什么会毫无感觉?
文章图片
于是爱因斯坦据此提出质能守恒定律 , 将物体的质量作为能量的一种表达方式 , 将质量和能量进行了统一 , 并且提出了质量和能量的对应关系 , 即E=mc^2 , 从而解释通了放射性物质通过核裂变 , 所引发的质量亏损现象是由于能量的释放所造成的 , 于是铸造起了物体质量和能量的统一这个物理学最基本的基石 。
我们的身体,每秒有数亿个中微子穿过,什么会毫无感觉?
文章图片
然而 , 当科学家们在随后的科研工作中 , 发现中子在衰变为质子和电子 , 即β衰变的过程中 , 通过精确测量反应后的能量总量 , 与反应前进行对比 , 仍然会有一定的能量亏损 , 在排除实验误差之后 , 这种现象仍然没有得到解决 , 似乎用之前的质能守恒定律不能完美解释这一问题 , 当时也无从知晓到底问题出在哪里 , 于是哥本哈根学派的鼻祖之一玻尔就此认为 , 在β衰变过程中 , 将不遵守能量守恒定律 , 被科学界奉为铁律的这一定律也面临着被推翻的危险 。
我们的身体,每秒有数亿个中微子穿过,什么会毫无感觉?
文章图片
随后 , 在上世纪30年代召开的国际核物理会议上 , 众多物理学界的顶尖学者就此问题展开了激烈讨论 , 有人与波尔的观点一致 , 认为质能守恒定律不正确 , 需要重新建立物理学界的基石 。 而其中也有人持不同观点 , 比如泡利 , 它认为在β衰变过程中 , 能量的亏损是由于中子在衰变过程中 , 在产生质子、电子的同时 , 还同时产生了一种更为微小的中性粒子 , 由于这种粒子的特殊性 , 并未被监测到 , 正是这种更加微小的中性粒子将其中的一小部分能量带走了 , 而爱因斯坦提出的能量守恒定律依然是正确的 , 带走的这部分能量即为通过实验计算出来的能量亏损数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