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的故事:发明界的“大亨”——爱迪生
??????????
文章插图
?
适合年龄:6岁以上难易程度:中级爱迪生,美国发明家、企业家,被传媒授予“门洛帕克的奇才”的称号 。在美国,爱迪生名下拥有1093项专利,迄今为止,世界上没有一个人能打破他创造的发明专利的世界纪录 。
1847年2月11日出生在俄亥俄州的米兰镇 。父亲从事农业和木工,母亲曾经做过教师 。爱迪生8岁进学校读书,只学习了3个月 。因学校里的教师和同学都把他当作一个愚笨的孩子对待,常常欺侮他、嘲笑他,母亲决定让他退学,自己教他文化 。从此,他一面在父亲的木工厂里做工,一面在母亲辅导下学习读书、写字 。爱迪生非常勤奋好学,从小好奇心就很强,遇事追根究底,喜欢做科学实验 。在母亲的教导下,他11岁时就阅读了科学百科全书和科学家牛顿的一些著作 。以后,他又读了电学家法拉第的著作,使他增加了不少电学知识,为以后的发明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
12岁时,爱迪生在火车上当卖报童 。他把实验室搬到火车的行李车上,除卖报外,有空余时间就看书、做实验 。15岁那年,有一回火车开动时震动太大,小实验室里的一瓶磷被震翻了 。磷遇到空气马上燃烧起来,引起了大火 。车上的人和爱迪生一起奋力扑救,才算避免了一场大祸,但车长大怒,把爱迪生做实验的东西全扔下了车,并狠狠地打了他一个耳光,爱迪生的右耳膜被震破,从此右耳便聋了 。
又有一次,在试验一个大感应圈时,爱迪生无意中将两个电极握在一起,遭到电击 。他猛拉电线,结果把电池箱弄倒,硝酸溅了爱迪生一脸,几乎弄瞎了眼睛 。挨打、在实验中受伤,这一切都没有使爱迪生灰心丧气 。他克服种种困难,仍然坚持进行实验 。
从1865年起,爱迪生学习收、发电报的技术,当过好几家电报局的报务员 。他刻苦学习、努力钻研,很快就熟练地掌握了电报技术 。1873年爱迪生设计制造了二重发报机,这种机器能在一条线路上同时发出两条消息 。经过改进,他在1874年制造出四重发报机,能在一条线路上同时发送4条消息 。
1876年,爱迪生在纽约附近的门罗公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发明工厂”,即现代研究所的前身 。在这个研究机构里,第一个重要产品是在1877-1878年间发明的碳质电话发话机 。过去的电话一般只能传送2-3英里,碳质电话机连接了纽约和费城,送话距离达107英里 。
爱迪生花费精力最大的是关于白炽电灯的发明 。他不是最先制成白炽电灯的人,但他最先制成了既实用又经济的白炽电灯 。爱迪生决心解决白炽电灯的制造问题是在1878年9月,在这以前的50多年里已经有许多人研制过白炽电灯 。人们最初是用铂作灯丝 。铂是化学性质最稳定的元素,即使在高温下也很难跟其他元素化合,但是它的熔点只有1772℃,刚达到白炽状态,再继续通电就烧断了 。1840年前后,人们运用熔点超过3500℃的碳作灯丝 。碳很容易氧化,必须装在抽去空气的玻璃泡里 。由于当时抽气技术水平底,泡内残存着氧气,高温下与碳化合,所以碳丝亮不了几分钟就烧断了 。
爱迪生详细研究了有关白炽电灯制造的全部资料,再加上他自己研制白炽电灯的经验,使他总结出制造白炽电灯的关键问题有两个:一是选用高熔点的材料作灯丝;二是避免灯丝在高温下被氧化而烧断 。为了找到一种合适材料作灯丝,爱迪生和他的助手们对1600多种耐热材料做了几千次实验,其中包括用铂、铁、铜、钱等熔点高的金属作材料,也想到过钨,但当时没有制钨丝的工具 。经过多次失败以后,爱迪生又回到了用碳作材料上,试验用什么材料碳化后作灯丝最好,同时努力改进抽气机 。到了1879年8月,爱迪生设计的抽气机已能将灯泡内的气压抽到大气的1/100000一个月以后又进一步将灯泡内的气压抽到大气压的1/10000000 。
1879年10月21日,爱迪生制成了碳化棉作灯丝的高真空白炽灯,接通电流后,这盏灯亮了,它的发光时间达到40个小时 。
以后爱迪生又成功地试验用碳化后的竹丝作灯丝 。为了并清楚哪一种植物纤维最好,爱迪生搜集了世界各地的6000多种植物纤维来试验 。最后选用碳化的竹子纤维作灯丝,把灯泡寿命延长到上下个小时 。
【科学家的故事:发明界的“大亨”——爱迪生】后来,人们又将爱迪生的灯泡加以改进,用钨丝作灯丝,并在灯泡内加入惰性气体氩,这就是我们现在使用的白炽灯泡 。
- 孩子高烧无人管,爸爸却只能选择加班,背后的辛酸多少人正在经历
- 好文推荐-负责的男人更有魅力,负责的男人更受女孩子欢迎
- 顺产和剖腹产怎么选?光考虑优缺点是不够的,看看过来人的答案
- 科学家的故事:不用浮名伴此生——法拉第
- 儿童最佳身高发育表,你家孩子达标没?男孩女孩的标准全都有
- 【推荐阅读】找男朋友最重要的是人品
- 科学家的故事:万能蒸汽机的发明者——瓦特
- 科学家的故事:第一个称量地球的人——卡文迪许
- 感情世界|挽回女友的方法,用这些方法来挽回女朋友!
- 科学家的故事:“日心说”PK“地心说”——哥白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