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的黑洞是怎么样形成的

想必有很多人都知道黑洞 , 但是现在人们对黑洞的探索也仅在表面 。下面是5068网小编为你精心推荐的黑洞形成的原理 ,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
黑洞形成的最基本原理
黑洞是一种引力极强的天体 , 就连光也能被吞噬 。当恒星死亡时 , 巨大的内核崩塌并收缩 , 导致引力被浓缩到一个很小的区域 , 当这个范围小到一定程度(小于史瓦西半径)时 , 就连垂直表面发射的光都无法逃逸了 。
至于黑洞是怎么形成的 , 当一个比质量大8倍以上的恒星死亡时 , 它们会在引力的挤压下发生爆炸 , 形成超新星 。科学家们发现 , 有些恒星更为庞大 。这些超巨星比太阳还重100倍 , 它们死亡时引发了宇宙中最剧烈地爆炸 , 形成了超超新星 , 黑洞就是这样诞生的 。
我们以大犬座VY超巨星为例 , 它是人类已知的最大恒星 , 直径约30亿公里 。像所有恒星一样 , 它就像一个不断向外喷发能量的核聚变反应堆 , 于此同时它的强大引力向内挤压 。几百万年以来 , 核聚变和引力互相抗衡 。当恒星的燃料耗尽 , 核聚变也随之停止 , 引力赢得了最终的胜利!
一毫秒后 , 恒星的内核被引力压缩至原体积的几分之一 , 一个婴儿黑洞诞生了 。它立即从内部开始吞噬恒星的剩余部分 , 其吞噬速度相当于每秒100万个地球质量 。这一过程只需要不到几毫秒 , 恒星的其它部分甚至还没有反应过来 , 内核就已经被吞噬了 , 所以此时恒星已经成为了行尸走肉 。
随后 , 失去内核的恒星整体结构开始向黑洞中心轰然倒塌并引发剧烈爆炸 , 爆炸产生的能量可以比太阳100亿内里释放的所有能量还多100多倍 。当恒星爆炸的灰烬散去之后 , 黑洞将从恒星的内部显现出来 。
黑洞形成原因
宇宙早期的星云物质–绝大部 分是氢的极其稀薄的气体–由于自身的引力作用而收缩成恒星 。由于收缩过程中气体原子相互碰 撞的频率和速度越来越高 , 导致气体温度上升并最终使恒星发光 。当温度如此之高 , 以致于氢原 子碰撞后不再离开而是聚合成氦 , 这被称为”热核聚变” 。聚变释放出的巨大能量使恒星气体的压 力进一步升高 , 并达到足以平衡恒星内部引力的程度 , 于是恒星的收缩停止下来 , 并在相当长的 时间里稳定地燃烧 。当恒星耗尽了这些氢之后 , 由于核反应的减弱而开始变冷 , 恒星气体的压力 不足以抵抗自身引力的而导致恒星重新开始收缩 。恒星中的氦元素发生聚变形成碳或氧之类较重 的元素 。但这一过程并没有释放太多的能量 , 恒星继续收缩 。
诺贝尔奖得主 , 印度裔美籍科学家强德拉塞卡在1928年指出 , 由于”泡利不相容原理”(在同 一轨道不存在两个运动状态完全相同的粒子)的作用 , 当恒星进一步缩小时 , 物质粒子靠得非常 近并且必须严格地遵守不相容原理 , 因而粒子之间发散的趋势平衡了恒星自身的引力 , 使恒星不 再缩小 。如果这个不相容原理引起的排斥力是电子间产生的 , 那么恒星将坍缩成为一颗半径为几 千英里 , 密度为每立方英寸几百吨的冷恒星–“白矮星” 。科学家们已经观测到大量的白矮星 。坍 缩的另一种形式为”中子星”–它上面的的电子早已被引力拉到质子上 , 因此这种恒星全部由中子 组成 , 并靠中子间不相容原理引起的排斥力抗衡自身引力以维持”体形” 。它们的半径只有10英里 左右 , 密度为每立方英寸几亿吨 。中子星同样已经为观测所证实 。
强德拉塞卡同时计算出 , 当恒星质量大于太阳质量的一倍半时 , 即使不相容原理也无法阻挡 恒星的继续坍缩 , 恒星将无休止的收缩 , 直至体积为零!此时的物质密度和空间–时间曲率将无 穷大 。所有的科学定律将在此失效 。这就是我们前面所提到的”黑洞奇点” 。
事实上存在着这样一种情形:超过强德拉塞卡极限的恒星在耗尽自己的燃料时 , 它们可能会 在被称为”超新星爆发”的巨大爆炸中抛出大量的物质 , 使自己降到极限质量之下从而避免坍缩 。但这不可能总是发生 , 即使总是发生 , 那么如果将额外的物质加在白矮星或中子星上 , 结果又将 这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