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是怎么样才形成的
地球是什么时候在宇宙中诞生的呢?而对于地球的形成又是经历了多少年才是现在这个情况,而对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又是反映了什么呢,那么地球是怎么形成的,地球是怎么来的到底如何?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
地球的形成过程是怎样的
人类科学家已经能够重建地球过去有关的资料 。太阳系的物质起源于4672亿±60万年前,而大约在44亿年前(误差约1%),地球和太阳系内的其他行星开始在太阳星云——太阳形成后残留下来的气体与尘埃形成的圆盘状——内形成 。通过吸积的过程,地球经过1至2千万年的时间,大致上已经完全成形 。从最初熔融的状态,地球的外层先冷却凝固成固体的地壳,水也开始在大气层中累积 。月亮形成的较晚,大约是43亿年前,一颗火星大小,质量约为地球10%的天体(通常称为忒伊亚)与地球发生致命性的碰撞 。这个天体的部分质量与地球结合,还有一部分飞溅入太空中,并且有足够的物质进入轨道形成了月球 。释放出的气体和火山的活动产生原始的大气层,小行星、较大的原行星、彗星和海王星外天体等携带来的水,使地球的水份增加,冷凝的水产生海洋 。新形成的太阳光度只有太阳的70%,但是有证据显示早期的海洋依然是液态的,这称为微弱年轻太阳谬论矛盾 。温室效应和较高太阳活动的组合,提高了地球表面的温度,阻止了海洋的凝结 。
46亿年前,地球诞生了 。地球演化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
第一阶段为地球圈层形成时期,其时限大致距今4600至4200Ma 。46亿年前诞生时候的地球与21世纪的大不相同 。根据科学家推断,地球形成之初是一个由炽热液体物质(主要为岩浆)组成的炽热的球 。随着时间的推移,地表的温度不断下降,固态的地核逐渐形成 。密度大的物质向地心移动,密度小的物质(岩石等)浮在地球表面,这就形成了一个表面主要由岩石组成的地球 。
第二阶段为太古宙、元古宙时期 。其时限距今4200-543Ma 。地球自不间断地向外释放能量,由高温岩浆不断喷发释放的水蒸气,二氧化碳等气体构成了非常稀薄的早期大气层—原始大气 。随着原始大气中的水蒸气的不断增多,越来越多的水蒸气凝结成小水滴,再汇聚成雨水落入地表 。就这样,原始的海洋形成了 。
第三阶段为显生宙时期,其时限由543Ma至今 。显生宙延续的时间相对短暂,但这一时期生物及其繁盛,地质演化十分迅速,地质作用丰富多彩,加之地质体遍布全球各地,广泛保存,可以极好的对其进行观察和研究,为地质科学的主要研究对象,并建立起了地质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 。
有两个主要的理论提出大陆的成长:稳定的成长到现代和在早期的历史中快速的成长 。研究显示第二种学说比较可能,早期的地壳是快速成长的,随后跟着长期稳定的大陆地区 。在时间尺度上的最后数亿年间,表面不断的重塑自己,大陆持续的形成和分裂 。在表面迁徙的大陆,偶尔会结成超大陆 。大约在7.5亿年前,已知最早的一个超大陆罗迪尼亚开始分裂,稍后又在6亿至4亿年时合并成潘诺西亚大陆,最后是8亿年前开始分裂的盘古大陆 。
关于地球自转与地球公转
地球自转
地球存在绕自转轴自西向东的自转,平均角速度为每小时转动15度 。在地球赤道上,自转的线速度是每秒465米 。天空中各种天体东升西落的现象都是地球自转的反映 。人们最早利用地球自转作为计量时间的基准 。自20世纪以来由于天文观测技术的发展,人们发现地球自转是不均的 。1967年国际上开始建立比地球自转更为精确和稳定的原子时 。由于原子时的建立和采用,地球自转中的各种变化相继被发现 。天文学家已经知道地球自转速度存在长期减慢、不规则变化和周期性变化 。
地球自转的周期性变化主要包括周年周期的变化,月周期、半月周期变化以及近周日和半周日周期的变化 。周年周期变化,也称为季节性变化,是20世纪30年代发现的,它表现为春天地球自转变慢,秋天地球自转加快,其中还带有半年周期的变化 。周年变化的振幅为20~25毫秒,主要由风的季节性变化引起 。半年变化的振幅为8~9毫秒,主要由太阳潮汐作用引起的 。此外,月周期和半月周期变化的振幅约为±1毫秒,是由月亮潮汐力引起的 。地球自转具有周日和半周日变化是在最近的十年中才被发现并得到证实的,振幅只有约0.1毫秒,主要是由月亮的周日、半周日潮汐作用引起的 。
地球公转
地球公转的轨道是椭圆的,公转轨道半长径为149597870公里,轨道的偏心率为0.0167,公转的平均轨道速度为每秒29.79公里;公转的轨道面(黄道面)与地球赤道面的交角为23°27’,称为黄
- 地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
- 洱海是怎么样形成的
- 为什么雨后才会出现彩虹
- 太阳系中九大行星大小是怎样的
- 地球以外还有生命吗
- 为什么地球就不可以发光
- 为什么会形成太阳系
- 为什么最热的地方不是赤道
- 大海中的盐分是从哪里来的
- 宇宙的太阳系怎么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