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并不是明朝祖训,却为何成了明代的专利( 二 )


这么一来 , 前朝宗室不仅能拥有王室苗裔出身 , 还有不错待遇 , 得以安享富贵 。 因此 , 很多皇室后裔在面临亡国时 , 都抱着“留得青山在 , 不怕没柴烧”的心态 , 如刘禅、孙皓那般“自缚请降” 。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并不是明朝祖训,却为何成了明代的专利
文章图片
除了这种解决方案 , 还有直接采取暴力手段的 。 亦如风评最差的五代十国 , 值此乱世 , 道义无存 , 以杀见杀 , 导致前朝苗裔大多遭受军阀毒手 。 鉴于此 , 宋朝遂将“右文抑武”当成基本国策 , 并重振文教 , 主张“以理服人” 。
结果怎么样?靖康之耻 , 徽、钦二宗身不由己 , 受尽万般屈辱;崖山海战 , 宋军全灭 , 陆秀夫背着小皇帝赵昺投海自尽 , 十万军民亦跳海殉之 。 显然 , 游牧族出身的金人和元人 , 都不讲“二王三恪” 。 赵宋苗裔非但没有抵抗的本事 , 也难以落得善终 。
这么一对比 , 老朱家的子孙的确十分争气 。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并不是明朝祖训,却为何成了明代的专利
文章图片
四、朱家子孙齐争气
天子守国门 , 不是明朝皇帝的宣言 , 却是他们始终践行的目标 。
君不见 , 永乐大帝迁都北平 , 五征蒙古 , 中道崩殂;“大明战神”朱祁镇亲征蒙古瓦剌被俘 , 孙太后联合于谦等人 , 另立朱祁钰为帝 , 成功赢得北京保卫战;至明神宗朱翊钧在位期间 , 宁夏之役、朝鲜之役、播州之役这“万历三大征”虽耗费颇多 , 却也让大明扬威东亚 。
明朝灭亡后 , 崇祯皇帝自缢于煤山 , 践行了“君王死社稷” 。 大明虽亡 , 宗室却建立南明政权 , 继续抵抗鞑虏长达18年之久 。 其中 , 有战死沙场的隆武帝朱聿键 , 也有效仿崇祯自缢而死邵武帝朱聿鐭 。 就连收复台湾的郑成功 , 仍尊南明昭宗为正朔 , 在东南沿海一带坚守阵线 , 不愧忠贞义士之名 。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并不是明朝祖训,却为何成了明代的专利
文章图片
反观前朝王室苗裔 , 或甘心“躺平” , 接受封爵;或软弱可欺 , 受尽屈辱 。 相比之下 , 明朝虽然盛产“奇葩”皇帝 , 但其中大多数都足够硬气 , 用自身行动践行了守国死节之志 , 令后人殊为动容 。
近代以来 , 鞑子可谓出尽洋相 。 其对西方列强的奴颜婢膝、献媚邀宠 , 更是衬托了大明皇帝的硬气与骨气 。 试问 , “天子守国门 , 君王死社稷”如何不会成为明朝的“专利”?
作者:瀛洲海客校正/编辑:莉莉丝
参考资料:
〔1〕张廷玉等撰《明史》
〔2〕王文锦译解《礼记译解》
〔3〕敖英撰《东谷赘言》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并不是明朝祖训,却为何成了明代的专利】文字由历史大学堂团队创作 , 配图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