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并不是明朝祖训,却为何成了明代的专利

据传大明王朝有一条祖训:“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天子守国门 , 君王死社稷 。 ”
这话听着很霸气 , 不少“明粉”都用它来坚守自家阵地 。 但朱元璋听了之后可能会说一句:“后辈子孙如此争气 , 俺十分高兴 , 不过有一说一 , 俺真的没说过这话......”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并不是明朝祖训,却为何成了明代的专利
文章图片
一、霸气宣言之由来
在这条“祖训”中 , “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是大明王朝的态度 , “天子守国门 , 君王死社稷”是明代帝王的个人意志 , 不妨分开来看 。
前者确有出处 , 但它未见于正史记载 , 也非永乐大帝所言 。 按明代明陈继儒所辑《宝颜堂秘笈》第十八册收录敖英所著笔记小说《东谷赘言·卷上》所云:
“我朝国势之尊 , 超迈前古 , 其驭北虏西蕃 , 无汉之和亲 , 无唐之结盟 , 无宋之纳岁币 , 亦无兄弟敌国之礼 , 其来朝贡 , 则以恩礼待之 。 其朝鲜、安南、琉球、曰本、占城、暹罗、满剌加诸国......奉法尤谨 , 朝廷待之 , 恩礼亦有加焉 。 呜呼 , 盛哉!”
敖英此语 , 有一定时代背景 。 其人为正德十六年(1521年)进士出身 , 历任工部主事、礼部郎中等职 , 退休时已为四川右布政使 。 彼时正值嘉靖皇帝在位 , 大明内忧外患 , “南倭北虏”屡屡侵犯边境 。 嘉靖虽一心修道、任用奸佞 , 但也能守住祖业:“俺答称汗 , 遣使议和 , 求通贡市 , 世宗不许 , 屡请屡拒” 。
虽说敖言未能亲眼见到戚继光与俞大猷二人联手将东南倭寇剿灭 。 但天子与国家的强硬态度 , 亦足以让他感慨 , 以至于有“无汉之和亲 , 无唐之结盟 , 无宋之纳岁币 , 亦无兄弟敌国之礼”之言 。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并不是明朝祖训,却为何成了明代的专利
文章图片
二、何为国君死社稷
再看“天子守国门 , 君王死社稷”一语 , 则无明文记载 。 先秦时期虽有“国君死社稷”一说 , 其本质却有别于后世 。 《礼记·曲礼下》中说:“国君死社稷 , 大夫死众 , 士死制 。 ”大意是说 , 国君要为保护国家而死 , 卿大夫与士也要保家卫国 , 尽到自己的责任 。
乍一看 , 上三代(夏商周)的国君和贵族都很有责任心 。 但需要注意的是 , 当时是以宗法制为核心的奴隶制社会 。 所谓国君、诸侯、卿大夫、士等各个贵族阶层 , 自出生以来 , 便享有荣华富贵 , 拥有无数土地和奴隶 。
欲戴王冠 , 必承其重 。 所以在面临危难时 , 贵族们必须要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 否则的话 , 人人只知享受而不奉献 , 哪怕贵族垄断了社会资源 , 那也迟早会分崩离析 。 可见 , “君王死社稷”实则是贵族阶层为了维护圈子而“约定俗成”的要求 。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并不是明朝祖训,却为何成了明代的专利
文章图片
是以 , 春秋时期很多有名的诸侯 , 如夫差、勾践、宋襄公、重耳、齐桓公等人 , 大多会亲自出征 。 但乱世以来 , 礼崩乐坏 , 道德伦理体系的约束不复以往 , 沦为阶下囚或亡国之君的王室后裔 , 往往面临颇为凄惨的遭遇 。
有人面对死亡 , 可以大义凌然 , 留下一曲慷慨悲歌;也有人不甘屈辱 , 悲愤赴死而引起故土子民的同仇敌忾;还有人假意逢迎 , 忍受卧薪尝胆之苦 , 终是“苦心人 , 天不负 , 三千越甲可吞吴” 。
在此情形之下 , 如何妥善安置前朝皇室 , 成了一道难题 。 正是在处理该问题的两种主要解决方案的对比之下 , “天子守国门 , 君王死社稷”才会成为明代皇帝的“专利” 。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并不是明朝祖训,却为何成了明代的专利
文章图片
三、二王三恪也挺香
古代有一种规矩 , 叫“二王三恪” 。 是说新朝建立 , 乃“兴灭国 , 继绝世” 。 为宣扬自身之正统 , 新朝要对前朝王室后裔封爵 , 不仅给予他们封地 , 还允许立庙祭祀 。 一般来说 , 封前两代苗裔 , 即“二王后”;封前三代苗裔 , 为“三恪”也 。
这个现象在汉晋之际颇为常见 。 曹丕称帝后 , 汉献帝受封山阳公 , 食邑一万户;西晋建立后 , 献帝后裔仍为山阳公 , 而魏元帝则成了陈留王;至刘宋灭东晋 , 山阳、陈留尚在 , 还多了个晋恭帝的零陵王 。
这一时期的“二王三恪”之所以如此常见 , 盖因曹魏成功实践了“禅让制” , 令其在维护儒家伦理体系的前提下 , 成功实现王权的平稳过渡 , 故后世政权皆有样学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