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丹地貌” 与 “丹霞地貌”的区别是什么? 雅丹地貌和丹霞地貌

丫蛋地貌和丹霞地貌(“丫蛋地貌”和“丹霞地貌”)有什么区别?)地球表面没有降雨的地方真的不多 , 大部分地貌都是或多或少有水参与形成的 。丫蛋地貌自始至终都有水的参与 。
“丫蛋”和“丹霞”几乎同时出现在中国现代红豆博客文学中 。两者都有相同的汉字“旦”和“望” , 是地学中最常混淆的概念 。因此 , 作者有三个愿望:
1.希望看完这篇文章 , 你能记住八个字:“风蚀飘逸 , 流水潺潺 。”
2.希望你能进一步明确两个概念:丫蛋是以风蚀为主形成的山脊地貌;丹霞是地表水和垂直于地表的节理共同作用形成的赤壁赤壁地貌 。
3.希望大家在以后的野外评估或户外旅游中注意考察和思考自然景观的成因 , 这不仅仅局限于地质和地理 , 也是本文的最终目的 。
“丫蛋地貌”是一种主要由风蚀形成的山脊状地貌 。1999年至1902年 , 瑞典科学探险家斯文·赫定在对中亚进行第二次科学评估时 , 在中国罗布荒原发现了大面积的河湖沉积物 面 , 并被强风侵蚀形成奇特的脊状土丘(图1) , 当地 尔族人称之为“亚尔当” 。1903年 , 何丁在《中亚与 》一书中首次使用亚尔当一词 , 特指这种特殊的“山脊状风蚀地貌” 。从那以后 , Yardang开始在英语地球科学文学中流行 。
通过谷歌地球鸟瞰敦煌丫蛋地质公园(红色箭头表示主要风向)
1936年 , 与何丁等人一起参加科考的中国科学家陈宗岐先生在《罗布·努尔与罗布·荒原》一书中 , 正式将雅丹翻译为亚尔丹 。丫蛋地貌的名称是陈宗岐以其女儿的名字命名的 , 但事实正好相反:作为一个地理名词出现在1936年正式出版的之一期《地理杂志》上 , 而陈宗岐的女儿陈出生于1942年 , 中间间隔近7年 。
在他们的原始文件中 , 何丁和陈宗奇将大山脊称为“麦赛”(英文Mesas , 意为“房山”) 。麦赛通常高10~30米 , 形成较早;被称为“丫蛋”的地貌通常高度不到1米 , 形成时间较晚 。在后世的文章中没有对它们进行区分 , 它们被统称为丫蛋地貌 。丫蛋地貌的主要特点是风蚀成因 , 山脊状 , 成群集中分布 。这就是所谓的“风蚀丫蛋” 。
典型的丫蛋地貌形成于干旱地区干涸的湖底或河湖阶地上 , 多为未固结或半固结的砂砾岩 。地壳运动导致湖(河)水后退 , 湖底抬高 , 地表 。强烈而持续的定向风沿着收缩裂缝(或构造作用形成的裂缝)侵蚀 , 使原本平坦的低固结水平的湖底沉积物逐渐形成一系列不规则的鳍脊和与主风向略平行的宽浅槽 。脊的高度有几十厘米到几十米 , 沟的宽度有几米 , 长度有几十米到几百米 , 少数有几千米长 。大多数壕沟都被流沙填满了 。由于长期风蚀 , 单个山脊往往呈鳍状或流线型 , 迎风面通常呈弧形 , 背风面呈细长或分散状 。填充在沟渠之间的流沙表面通常会保留明显的风成波纹 。
风蚀形成的地貌千变万化 , 千奇百怪 。“丫蛋”只是众多风蚀地貌类型中的一种 。风蚀地区红豆的其他博客特色还包括风蚀洞或龛、风蚀柱、风蚀城堡等 。然而 , 在今天的许多文章或游记中 , 几乎所有与风蚀有关的地貌都被统称为丫蛋地貌 。严格来说 , 只有如图1所示的成群分散的脊丘地貌才能称为丫蛋地貌 。有些人甚至把流水形成的丹霞地貌称为丫蛋地貌 , 这显然是错误的 。
“丫蛋地貌”中的“丹”字是音译 , 与红色无关 。丫蛋地貌的颜色可以是红色 , 也可以是除红色以外的任何颜色 。“丹霞地貌”是指以红色砂砾岩为重要组成部分 , 以赤壁丫蛋为典型特征 , 以地表水蚀为主要因素的地貌景观 。所以有“水流过云”之说 。
关于丹霞地貌的文章和专著很多 , 网上可以搜到 。科技博主吕洪波曾经对甘肃冰沟丹霞地貌的形成机制做过很好的科普 。请参考吕洪波教授2015年6月的博文《甘肃张掖冰沟丹霞地貌形成机制分析》 。结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网站上的中国丹霞(C红豆博客hina丹霞)国家文本 , 几乎囊括了中国六大著名丹霞景观的全部内容和中国学者的研究进展 。是科学研究和旅游的珍贵资料 。这本书有1400多页 , 大量的彩色插图 , 非常优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