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六岁了还在吃手,想要解决孩子的“怪癖”,光涂辣椒水可不管用

最近接到后台一位妈妈的留言 。 家里的孩子马上就要上小学了 , 其他情况都很好 , 唯一的问题就是孩子‘痴迷’吃手 。 这个习惯从娃两岁的时候就开始了 , 这位妈妈想过了很多方法 。 幼龄阶段她会给孩子指甲上涂辣椒、苦瓜 , 结果孩子学‘精明’了 , 会先用水洗过手之后再偷偷嘬 。
再长大点儿 , 妈妈干脆狠心把娃的手上带上手套 , 不允许孩子去碰自己的手 。
但是每到睡觉的时候 , 孩子就会趁着大人不注意‘报复性’地去吃手指 , 甚至把手指啃得鲜血淋漓 。 这位妈妈看到这种情况 , 不敢再做强制性工作 , 只能通过言语教育告知孩子不要吃手的各种道理 , 期盼着等孩子长大一点之后这种咬手指的行为会逐渐减小 。 一开始事情的发展倒是挺不错 , 让这位妈妈看到了希望 。 没想到自从孩子开始上幼小衔接的课外班之后 , 娃吃手的行为频率突然上升 , 这位妈妈实在是不知道要怎么办了 。
都六岁了还在吃手,想要解决孩子的“怪癖”,光涂辣椒水可不管用
文章图片
其实除了吃手之外 , 长大的孩子很可能还会有其他从幼年时期‘遗留’下来的、不合时宜的行为习惯 。 这些行为看上去虽然无伤大雅 , 但放到社会环境里却会遭到他人一样的眼光 , 因此需要被矫正 。 那么作为家长 , 我们该如何去矫正孩子的行为呢?
犯错需要的改正 , 而不是惩罚
不要把小错延伸成大错
很多家长因为自己小时候受到过的教育 , 很容易会将某些生活中常见的小问题‘延伸’为重大的问题 。 就以吃手这件事情来说 , 这位妈妈之所以会那么焦虑一定要自家的娃改正 , 实际上是害怕这件事情会‘蔓延’下去 , 一环扣一环地导致孩子在学校里受挫 , 甚至把孩子吃手不止的行为和‘不自律’、‘没有意志力’联系到一起 。 这样的做法除了徒增自己和孩子的压力外 , 没有任何作用 。
都六岁了还在吃手,想要解决孩子的“怪癖”,光涂辣椒水可不管用
文章图片
惩罚并不会带来好效果
因为这种‘把小错延伸成大错’的心态 , 家长们会在内心开始编制关于孩子的‘悲惨未来’ , 在心里越想越生气 , 甚至开始翻起孩子和自己之前冲突或者摩擦的‘旧账’ 。 并在负面情绪的驱动下加重对孩子的惩罚 。 可这样做法不仅不能从根源上解决孩子的吃手问题 , 反而会造成亲子关系的紧张 。
避免压力加重孩子的行为
很多孩子习惯性的行为 , 比如吃手 , 其实和他们的情绪状态有着莫大的关联 。 就以这位在后台留言的妈妈来说 , 她观察到了自己的孩子吃手行为的突然增加实际上是和孩子上了幼小衔接的课外班有关 。 在这种情况下 , 我们需要做的是帮助孩子纾解情绪 , 而不是通过呵斥、打骂等行为增加孩子的压力 。
都六岁了还在吃手,想要解决孩子的“怪癖”,光涂辣椒水可不管用
文章图片
让孩子感受到信任和尊重很重要
信任家长的孩子更容易把教育‘听进去’
有时候我们可能会感觉到 , 孩子的某个行为之所以会屡教不改 , 实际上也有点和家长赌气的成分在 。 尤其是在较为大量的儿童身上(5周岁以上)更为明显 。 实际上这种感觉并非空穴来风 , 当孩子和我们的关系亲密 , 对家长有着很好的信任时 , 他们会更乐意自愿接受我们的建议 。 因此 , 在日常生活中做家长的维持一个稳定状态很重要 , 如果过于情绪化的话很容易会然让孩子不信任 。
尊重孩子的感受 , 积极给予替代方式
孩子吃手 , 或者保留其他类似的习惯性行为实际上是一种长期习惯造就的惯性 。 就像成人抽烟或者喝奶茶一样 。 说‘成瘾’似乎有点过 , 但其内在的心理机制实际上是类似的 , 都是通过一种可以给自己带来安慰或欣快的行为来安抚自己 。 因此想要彻底解决孩子的习惯性行为 , 我们需要积极地帮助孩子寻找可行的替代方案 , 而不是非要求他/她硬生生地‘戒断’ 。
都六岁了还在吃手,想要解决孩子的“怪癖”,光涂辣椒水可不管用
文章图片
安抚孩子因为吃手等行为造成的社会压力
从个人的角度来看 , 其实孩子的习惯性行为不能简单地被评价为‘好’或者‘坏’ 。 但是我们生存于社会上 , 需要尊重大众的规则 , 否则就会遭遇到一样的眼神、排挤和批评 。 在这种情况下 , 孩子因为自己的习惯性行为遭受的情感压力实际上并不比我们小 , 而这种压力又会在一定程度上加强孩子的习惯性行为 , 因此家长需要及时地去疏导孩子的这些压力 , 帮助她/他缓解情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