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亿年前,地球封存了大量宇宙早期的氦-3,如今正悄悄泄漏!

地球有引力和磁场 , 能够保护表面的大气层和水分等物质 , 防止它们逃逸到太空 。 多亏有了这样的机制 , 生命才能够在这里被孕育 , 最终进化出人类 。
45亿年前,地球封存了大量宇宙早期的氦-3,如今正悄悄泄漏!
文章图片
(图片说明:地核在漏气)
不过最近 , 科学家们发现 , 地球正在悄悄地泄漏着一种气体 。 这种气体不是来自大气层 , 而是来自地球的核心处 。 它的泄漏量也不大 , 但由于“身份”特殊 , 所以引起了科学家们的高度关注 , 这甚至有可能告诉我们一段关于地球的遥远历史 。 这种气体的组成元素 , 叫做氦-3 。
我们知道 , 氦是一种稀有气体元素 , 它也是化学元素周期表中排在第二的元素 。 通常来说 , 我们熟知的氦原子都是由2个质子和2个中子组成的原子核外加核外电子 , 这就是所谓的氦-4 。 在地球上 , 绝大部分的氦都是氦-4 , 而且这个比例是碾压级的 , 占到了整个行星上氦元素的99.99986% 。
45亿年前,地球封存了大量宇宙早期的氦-3,如今正悄悄泄漏!
文章图片
(图片说明:氦-3和氦-4)
氦-4不仅可以来自于宇宙中的物质 , 还可以在地球上自然形成 。 比如铀和钍这样的放射性元素 , 在衰变的时候 , 也会产生氦-4 。
除了氦-4之外 , 氦还有一种同位素 , 那就是氦-3 。 氦-3的原子核和氦-4相比少了一个中子 , 这种同位素的比例非常低 , 在地球上仅占到了大约0.000137% 。
在自然界 , 氦-3也有形成的来源 , 那就是通过氚(氢的同位素 , 又叫超重氢 , 其原子核包含一个质子和两个中子)的放射性衰变而形成 。 不过 , 氦-3最重要的来源 , 则是宇宙大爆炸 。 宇宙大爆炸后 , 整个宇宙中其实只有氢、氦和锂的几种同位素 , 氦-4同样远多于氦-3 , 但大量的氦-3一直留存到了今天 。
45亿年前,地球封存了大量宇宙早期的氦-3,如今正悄悄泄漏!
文章图片
那么 , 这些氦-3是如何进入到地球内部的呢?
我们知道 , 根据现在的理论 , 我们太阳系是在一片原始星云中诞生的 。 这片星云中的物质逐渐凝聚 , 形成了太阳 。 其余的部分以同样的方式凝聚 , 形成了太阳系中的行星以及其他小天体 。 也就是在这个过程中 , 有一部分氦-3和星际物质一起凝聚 , 成为了地球的一部分 , 并且隐藏在地球的最内部——地核之中 。
45亿年前,地球封存了大量宇宙早期的氦-3,如今正悄悄泄漏!
文章图片
(图片说明:地球形成于一片原始星云)
地球的核心处储存着氦-3 , 意味着地球当初很可能是在一个非常富饶的星云中诞生的 。 而且 , 我们地球所形成的区域也是整片星云中的内侧 , 从时间上讲 , 地球是在星云被吹散之前形成的 。
通过这些氦-3 , 天文学家们能够了解地球和太阳系的历史 。
为了更好地还原几十亿年前发生的事件 , 来自新墨西哥大学的地球物理学家PeterOlson和他的同事、该校的地球化学家ZacharySharp对地球的演化过程中氦的量进行了模拟研究 。
45亿年前,地球封存了大量宇宙早期的氦-3,如今正悄悄泄漏!
文章图片
(图片说明:忒伊亚撞击地球假想图)
他们从原始星云开始模拟 , 地球首先通过引力将周围的物质吸积起来 , 包括氦-3 , 形成了一颗原始行星 。 随后 , 这颗早期的地球经历了一场灾难 , 那就是一颗名叫忒伊亚的行星的撞击 。
这颗行星的体型和火星差不多 , 在地球刚刚形成后不久就撞上了地球 , 二者合二为一 。 忒伊亚的一部分融入地球内部 , 撞击后形成的碎片溅入到太空中 , 凝聚成了今天的月球 。
本次研究的重点不是月球的形成 , 但这样的撞击过程改变了地球内部氦-3的命运 。 由于撞击过于剧烈 , 地幔都被融化了 , 其中的大部分氦都会借此机会逃逸出去 。 然而 , 在更深处的地核 , 对于这样的撞击具有更强的抵抗力 , 因此很好地保留了其内部的氦-3 。
45亿年前,地球封存了大量宇宙早期的氦-3,如今正悄悄泄漏!
文章图片
(图片说明:地核处的氦-3沿着海洋火山脊系统泄漏出来)
尽管地核里储存着的氦-3没有在忒伊亚的撞击下流失 , 但它们在漫长的岁月里 , 也在一点点地逃逸 。 这些形成于宇宙大爆炸初期、随着原始星云被尘封在地球核心处的气体 , 目前正沿着海洋中部的火山脊系统泄漏出来 , 被科学家们发现 。
研究结果表明 , 地核处每年有大约2000克的氦-3泄漏出来 。 可以说 , 这个泄漏的量和地球的各种行星数据相比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 按照Olson的说法 , 2000克氦-3换算成体积也就只够充满一个和桌子差不多大的气球而已 。 但是 , 这却是:“大自然的一个奇迹 , 同时也展现出了关于地球历史的一个线索 , 那就是地球内部仍然存在着大量氦的这种同位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