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弗洛伊德理论 弗洛伊德理论

作者:半碗
原创不易 , 抄袭必究
只道木兰作英姿 , 也可红妆扮娇娘 。
一直觉得 , 《知否》里面的"花木兰"当属英国公独女张桂芬 。同样是代父完成政治任务 , 花木兰上了战场是明枪实剑地作战 , 而张氏却不得不窝在深宅大院里与恶妾暗斗 。
青天换日之际 , 英国公作为汴京老派势力的代表 , 自然得肩负起与禹州新臣交好的责任 。一来二去 , 联姻便成了最好的选择 。于是 , 在新帝的撮合下 , 张氏女高调嫁与当朝国舅沈将军 。

从弗洛伊德理论 弗洛伊德理论

文章插图
可若是能由得自己选择 , 从小舞刀弄枪的张桂芬大抵会效仿花木兰一般 , 宁愿冒着生命危险出征沙场 , 也不想躲在四四方方的小院子里受腌臜气 。
从消极避世到主动出击 , 从封闭自己到追求所想 , 沈府的一米三分地 , 到底是被家长里短与国家责任淹没 , 而张桂芬也从原本的猝不及防 , 成长到“游刃有余” 。
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论中提到 , 最原始的人格形态是受基本需求支配的"本我" , 接着会考虑现实的局限而进为"自我" , 最后将在文化道德的内化下形成"超我" 。
和沈从兴的一段姻缘里 , 张桂芬从最初的"率性而为" , 到之后的"挣扎向前" , 再到最后的"直面人生" , 恰恰将弗洛伊德理论中三重人格丰富地演绎了出来 。
张氏的三次化茧成蝶 , 不仅是自己一路奋斗的蓝图 , 也是普罗大众人格成长的一抹缩影 。
第一次成长:突破"本我" , 始于张桂芬的明辨是非世人都道国舅爷与原配夫人大邹氏鹣鲽情深 , 也皆对这位兵乱时为救皇后牺牲的女子肃然起 , 张桂芬亦是如此 。嫁到沈家做继室后 , 张氏原以为自己单纯爽利的性格至少可以图个相安无事 , 可偏偏那小邹氏是个不好相与的性子 , 仗着丈夫宠爱时时给她难堪 。


从弗洛伊德理论 弗洛伊德理论

文章插图


张桂芬出身将门 , 何曾受过这般泼天的委屈 , 从来都是京城中的名媛礼让她三分 , 哪有被人骑到头上欺负的道理?
面对欺凌 , 有人选择忍气吞声 , 有人信奉睚眦必报 , 无论哪种 , 都是基于自身需求的本能 。处于"本我"状态下的人 , 所忧所虑皆是自己的得失 , 任外在环境如何沧海桑田也不会受影响半分 。
于是 , 侯府设下乔迁喜宴时 , 张氏睥睨着装腔作势的小邹氏 , 不顾顾侯在旁 , 一言不合就怼她"丢人现眼";听着小秦氏暗戳戳地控诉明兰薄待婆母 , 张桂芬更是联想到自己被小邹氏侮辱的遭遇 , 当着一院子女眷的面 , 不分青红皂白地骂明兰等人"蛇鼠一窝" 。
从弗洛伊德理论 弗洛伊德理论

文章插图
张氏哪晓得什么两面三刀的功夫 , 面对恶妾在众人面前扮可怜、装柔弱的做派 , 也只能恨声冷笑 。困于"本我"层面上的张桂芬 , 只道自己命苦抓了一手烂牌 , 便索性破罐子破摔 , 不分时宜地发泄情绪 , 以此纡解心中的怨气 。
殊不知 , 外人只看到英国公独女骄横跋扈地咒骂小妾是狐狸精 , 却看不到她月半中天时孤枕难眠的哀愁 。尽管张桂芬不在乎外界评判 , 可风尖浪口上的舆论压力到底是让她病容恹恹 。
从前 , 你我都以为自己是颜色不一样的烟火 , 做人行事但求随心所欲 , 丝毫不考虑其他 。"本我"价值观的影响下 , 那些不被人理解时的眼泪、遭遇不公时的怒吼 , 都是我们当下最直接却又最无力的反抗 。
张桂芬的第一次成长 , 始于和明兰交心后的明辨是非 。
从弗洛伊德理论 弗洛伊德理论

文章插图
原来 , 欺侮婆母并非真相 , 自己的快人快语反倒容易听信一面之词;原来 , 哀声叹气并非良策 , 打退堂鼓反倒困囿了自身;原来 , 率性而为才不适合处理问题 , 本能反应最为简单却也最难收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