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想君醉问歌人处,不向风前酹一杯—记宋代知州韩琦的郓州半载情

宋朝皇帝所书御碑 , 传世者很少 , 今可见者主要是宋神宗为名相韩琦所撰书的《两朝顾命定策元勋之碑》 , 再就是“瘦金体”创始人宋徽宗所书由书学博士李时雍仿写刻石的圣诰《大观圣作碑》 。 其他所谓御书者 , 多为臣子所附名 , 简单信以为真也 。
韩琦(1008—1075年) , 字稚圭 , 自号“赣叟” , 相州安阳(今河南省安阳市)人 。 1008年 , 韩琦的父亲韩国华以太常少卿的身份任泉州知州 , 韩琦即于此年为韩国华和婢女胡氏所生 。 也就在此年阴历十月 , 宋真宗封禅泰山 , 以图上天保佑宋境平安 , 回来后为群臣加衔 , 韩国华被升为谏议大夫 。 1011年阴历三月 , 改职新任的韩国华回京途中在建阳驿(今湖北省沙洋县)去世 , 享年55岁 , 4岁的韩琦尚不知道父亲的去世就是今生永离 。
【历史故事】想君醉问歌人处,不向风前酹一杯—记宋代知州韩琦的郓州半载情
文章图片
【历史故事】想君醉问歌人处,不向风前酹一杯—记宋代知州韩琦的郓州半载情】(安阳韩公祠)
韩琦(1008—1075年) , 字稚圭 , 自号“赣叟” , 相州安阳(今河南省安阳市)人 。 1008年 , 韩琦的父亲韩国华以太常少卿的身份任泉州知州 , 韩琦即于此年为韩国华和婢女胡氏所生 。 也就在此年阴历十月 , 宋真宗封禅泰山 , 以图上天保佑宋境平安 , 回来后为群臣加衔 , 韩国华被升为谏议大夫 。 1011年阴历三月 , 改职新任的韩国华回京途中在建阳驿(今湖北省沙洋县)去世 , 享年55岁 , 4岁的韩琦尚不知道父亲的去世就是今生永离 。
【历史故事】想君醉问歌人处,不向风前酹一杯—记宋代知州韩琦的郓州半载情
文章图片
(安阳韩公祠)
韩国华病世后 , 韩家生活变得十分困顿 , 过去的衣食不愁变成了借贷度日 。 好在韩琦同父异母的大哥韩球被朝廷恩赐了一个小官职 , 二哥韩瑄懂得操持生活 , 韩国华的正室罗氏是谏议大夫延吉之女 , 她依靠娘家的人脉能够协调家族和亲戚关系 , 使得韩氏家族得以艰难运转 。 韩琦虽然是婢女胡氏所生 , 但正妻罗氏对他很是疼爱 , 几个哥哥也十分关爱这个聪慧的小弟 , 因此韩琦的幼年和青年是在温馨团结的大家族里成长 , 使得他心灵阳光而正直 。 1027年 , 刚20岁的韩琦考中进士 , 开始步入仕途 , 成为基层新干才 。
【历史故事】想君醉问歌人处,不向风前酹一杯—记宋代知州韩琦的郓州半载情
文章图片
(韩国华墓碑)
韩琦先任淄州通判(今山东省淄博市) , 后回京任开封府判官、度支判官、右司谏等 , 成为理财、判案和监察的能手 。 1040年 , 称帝一年多的西夏国王李元昊派使者到开封要求帝号 , 被宋仁宗拒绝后便发兵进攻宋境 , 意图用武力胁迫封赠 , 双方战事愈演愈烈 。 在此危难之际 , 33岁精于谋略的韩琦作为名臣礼部尚书兼刑部尚书夏竦的副手经略西北 , 夏竦的职务是宣徽南院使兼陕西四路经略安抚招讨等使通判永兴军(今陕西省西安市);韩琦的身份是枢密直学士兼陕西经略安抚副使 , 驻守泾原路(治今甘肃平凉市);在韩琦以全家人性命为押保荐下 , 被丞相吕夷简排斥外放越州(今浙江省绍兴市)52岁的范仲淹再任天章阁待制调任西北 , 驻守鄜延路(今陕西省延安市) 。
此时 , 防守西北的名将还有延州知州庞籍 , 渭州知州尹洙 , 他们均是抗击西夏的一方强军 。 尹洙发现了名将狄青且把他推荐给庞籍、范仲淹和韩琦 , 文武用策、上下同心 , 几经数轮反复厮杀 , 血流成河 , 持久的西北战事稍有缓和 。 韩琦、范仲淹在具体战术上 , 一取攻势 , 一取守势 , 虽有分歧 , 但没有纷争 , 韩琦后来采用范仲淹筑城渐进的战术 , 在旷日持久的拉锯战中拖垮了西夏军 , 朝廷倚二人为西北长城 , 朝廷内外称二人为御敌“韩、范” 。
宋、夏之战 , 历经数年 , 双方人员、物资伤损极大 , 民心不稳 。 已经继位二十年年龄30多岁的宋仁宗想改变积习 , 在他的主导和老臣杜衍推动下 , 朝廷谋划进行改革 。 1043年 , 反对变革的老臣平章军国重事、司空吕夷简致仕 , 杜衍由枢密副使升任枢密使 , 有了向皇帝直接荐才的权力 , 于是他推荐韩琦、范仲淹回京任职 , 朝议批准后 , 阴历四月韩琦、范仲淹一同回京担任枢密副使 , 成为杜衍的助手;八月再次调整 , 反对变革的参知政事王举正以资政殿学士知许州(今河南省许昌市) , 范仲淹由枢密副使改任参知政事 , 由军队到行政机构工作 , 具体负责变法事宜 。 同时 , 再次调整骨干成员 , 支持变法的富弼为枢密副使 , 提拔欧阳修、余靖、王素、蔡襄为谏官 , 征求变革要策 。 范、富、韩等人提出了十项改革主张 , 宋仁宗大都予以采纳 , 并渐次颁布实施 , 颁发全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