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历史】孝庄去世后停灵37年,康熙为何不将祖母下葬?不是不想,实在不敢

公元1705年10月 , 跟随孝庄同甘共苦60余年的苏麻喇姑病逝 , 终年90多岁 。
按理说 , 她侍女的身份随便埋葬就可以了 , 可康熙为了回报她对大清的贡献 , 还有自幼对他“手教国书 , 赖其训迪”的恩情 , 最终决定以嫔礼办理丧事 。
不过丧事办完之后却没有将其下葬 , 而是将梓宫放在了遵化昌瑞山 , 和孝庄的梓宫停灵在了一起 。
按照记载 , 1688年孝庄去世之后 , 其梓宫就一直放在遵化昌瑞山 , 并未下葬 。 等到苏麻喇姑去世的时候 , 梓宫已经停灵了17年的时间 。
这还不算 , 在苏麻喇姑去世之后 , 她们的梓宫又停灵了20年 , 直到雍正三年才下葬 。
换句话说 , 孝庄去世后停灵了37年之久 , 康熙到死都没有安置祖母 , 还是雍正皇帝将孝庄葬入了皇陵 。
这就非常奇怪了 , 在讲究入土为安的古代 , 为何康熙会如此狠心 , 将祖母停灵如此之久 , 难道清朝的丧葬习俗就是如此?
【爱历史】孝庄去世后停灵37年,康熙为何不将祖母下葬?不是不想,实在不敢
文章图片

其实从康熙往前推 , 顺治帝后二人也是停灵了3年之久才下葬 。
这倒不是因为清朝的丧葬习俗就是如此 , 而是因为陵墓的问题 。
清朝皇帝去世后要葬入皇陵 , 一般指的是清东陵 。 清东陵其实从顺治十八年就已经开始建造 , 历时247年 , 直到慈禧去世之后才全面停止修建 。
按照制度 , 新帝登基之后 , 就要在皇陵之内为新帝选址修建陵墓 。 这是因为顺治皇帝去世的时候 , 就因为没有事先修建陵墓 , 这才导致顺治停灵了3年才下葬 。
所以为了避免这样的尴尬 , 后来只要新帝登基 , 不久之后就会动土修建皇陵 。 就好比康熙皇帝 , 他27岁的时候就已经把自己的景陵修建完毕 。
如果按照这个情况来看 , 孝庄去世之后迟迟没有下葬 , 是不是因为陵墓没有修好?
这个答案显然是错误的 。
【爱历史】孝庄去世后停灵37年,康熙为何不将祖母下葬?不是不想,实在不敢
文章图片
修建皇陵短一点的三四年即可 , 最长也就是慈禧的陵墓 , 修建了18年之久 , 怎么会37年不下葬?更何况孝庄的丈夫皇太极早已入土 , 并不存在陵墓的问题 。
还有就是按照清初制定的规矩 , 帝后是要合葬在一起的 。
这一点我们可以参考康熙的生母孝康章皇后 , 她去世之后和顺治停灵在一起 , 等到陵墓修好了之后就一同下葬 , 这就叫“死后同穴” 。
其实清朝的丧葬制度完全承接了明朝 , 明朝从朱元璋开始就一直实行帝后合葬制度 。
如果是皇后先去世 , 那么皇后就要停灵等待 。
若是皇帝先去世 , 那么陵墓不会封死地宫入口 , 等皇后去世合葬后再彻底封死 。
回过头来看看孝庄 , 她去世的时候皇太极早已去世并下葬 , 接下来只需要按照规定合葬即可 。
可问题是 , 为何迟迟没有进行合葬?
【爱历史】孝庄去世后停灵37年,康熙为何不将祖母下葬?不是不想,实在不敢
文章图片

清朝的合葬制度是清承明制 , 清朝的许多帝王都和皇后合葬 。 尤其是康熙 , 当他的皇后早于他去世时 , 他竟然直接将皇后葬入皇陵 , 首创了帝陵之内先葬皇后的先例 。
那么既然合葬是清朝的制度 , 为什么康熙不将祖母孝庄合葬在皇太极的陵墓之内?
起初人们并不知道其中的缘由 , 直到民国时期北洋政府编修的《清史稿》问世之后 , 人们才知道了其中的原因 。
按照《清史稿·太宗孝庄文皇后传》的记载 , 孝庄弥留之际安排了自己的身后事 , 内容大概分为三点 。
第一 , 不与皇太极合葬 。
第二 , 不想劳师动众 , 耗费财力 , 人力 。
第三 , 不忍远离子孙 。
第三和第二点都比较好理解 , 可第一点有些难懂 , 帝后合葬是当时的制度 , 她为什么拒绝呢?
【爱历史】孝庄去世后停灵37年,康熙为何不将祖母下葬?不是不想,实在不敢
文章图片
其实孝庄也给出了自己不合葬的理由 , 书中记载:
“太宗文皇帝梓宫安奉已久 , 卑不动尊 , 此时未便合葬 。 ”
意思是说皇太极的地宫已经封闭很久 , 按照不打扰尊贵之人的理念 , 不能进行合葬 。
既然不合葬 , 又想离子孙比较近 , 于是孝庄告诉康熙:
“务必于遵化安厝 , 我心亡憾矣!”
这个意思就非常明确了 , 孝庄想在清东陵顺治的陵墓旁边找一块地下葬 。
既然孝庄给出了明确的答案 , 为何康熙停灵37年?
其实康熙不是不想 , 而是不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