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邹振环:郑和下西洋与明人的海洋意识( 四 )


利玛窦1583年踏上中国大陆 , 在肇庆绘制了《山海舆地图》 , 虽然这幅图没有保留下来 , 但1585年章潢撰《图书编》卷二十九收录有53字的《舆地山海全图》 , 所见还有冯应京《月令广义》、王圻《三才图会》中所摹刻的《山海舆地图》 。 目前所见第一幅利玛窦绘制的中文世界地图是1602年刊刻的《坤舆万国全图》 , 原是六幅屏条 , 拼接连合成一图 , 装裱为一整幅 , 纵168.7厘米 , 几乎是一个人的高度 , 通幅横380.2厘米 , 另外还有设色的彩色摹绘本 。 上面有大量的文字解说 , 其中所包含海洋信息非常丰富 。 如该图第一次绘出了赤道北地、南地半球 , 注明地为圆形、南北二极、赤道南北昼夜的长短、五带;列出了五大洲的名称:欧逻巴、利未亚(非洲)、亚细亚、南北亚墨利加(南北美洲)、墨瓦蜡泥加(南极洲与大洋洲 , “墨瓦蜡”即“麦哲伦” , 1480—1521 , “墨瓦蜡尼加”即“麦哲伦之地”);首创了一批域外地名的汉译法 。 《坤舆万国全图》上标列出1114个地名 , 有些译名至今已被淘汰 , 如拂郎机(葡萄牙)、拂郎察(法国)、谙厄利亚(英国)、大浪山角(好望角)等 , 但也有一些洲名、国名和地名的译法沿用至今 , 如亚细亚、大西洋、地中海、尼罗河、罗马、罗马尼亚、那波里、古巴、巴布亚、加拿大等 。 利玛窦通过“地球”、“五大洲”、“太平洋”、“大西洋”、“地中海”等这些与海洋有关的关键词 , 把一个确凿无疑的海外世界 , 以整体的面貌呈现给了中国人 。 该图最早将“洲”的概念引入 , 阐明了中国仅仅是世界 , 乃至于亚洲的一部分 , 而并非想象中的大地中心 , 这对于中国士大夫的冲击非常大 。 因为中国人一直认为天下以中国为中心 , 《坤舆万国全图》告诉中国人 , 中国算不上世界中心 , 只是亚洲的一部分 , 而且地球是圆的 , 不存在中心 。 在中国古代的天与地的空间叙述中 , 隐含着中国古代历史传统的权威性基础和意识形态的合理性依据 , 如果天圆地方的宇宙观无法成立 , 那么“天朝大国”的尊严和自信就会动摇 。 利玛窦的世界地图所介绍的是一种新的空间观念 , 空间观念的改变会导致思想界的“革命” , 地理视界的拓展必然会带来文化眼界的拓展 , 成为后来中国人接受多元性世界观和文化观的基础 。 明末清初的一些士大夫开始承认海外世界确实还存在着一个未知的“文明”样式 , 如明末学者谢肇淛的《五杂组》一书中写道:“天主国 , 更在佛国之西 , 其人通文理 , 儒雅与中国无别 。 ”由于与异域文化的接触 , 使他们建立起了一种健康和开放的心态 。
以大海为中心的《明代东西洋航海图》
2008年 , 在英国牛津大学鲍德林图书馆在藏品中发现了一幅中国手工绘制的彩色航海图 , 2011年10月1日举行首次公展 。 由于此图为17世纪英国律师兼东方学家约翰·雪尔登(JohnSelden , 1584—1654)1659年捐赠的私人收藏品 , 因此此图在西方学界被命名为《雪尔登中国地图》 , 中国学者则多称为《明代东西洋航海图》 。 该图长158厘米、宽96厘米 , 是一幅描绘明代东西洋航海的古地图 。 这幅明代古航海地图的重新出现 , 引起了航海学界的轰动 。
据考该图绘制年代至少在17世纪初 。 绘制者可能是闽南人 , 或被认为是明朝中叶一位福建的海商 , 可能长期居住在菲律宾 , 因为他对福建和菲律宾的地方相当熟悉 。 该图不同于传统中国地图 , 不是把中国绘制在全图的中心 , 也不把陆地作为地图的重心来画 , 而是把海洋作为地图的中心 , 这在中国传统地图绘制中似乎还是第一次 , 显示出以海洋为中心的地图观 。 绘制的地域北起西伯利亚 , 南至今印尼爪哇岛和马鲁古群岛(香料群岛) , 东达北部的日本列岛和南部的菲律宾群岛 , 西抵缅甸和南印度 。 图上清楚地绘出了明朝中叶中国帆船经常使用的6条东洋航路和12条西洋航路 。 图中所有的航线都由福建南部出发 , 或东洋或西洋 , 东南最远到达香料群岛马鲁古 , 西边最远到印度的古里 。 虽然宋代文献就记录了海上应用指南针 , 但直到清代 , 中国航海图中仍未见到绘有指南针的航海图 , 这幅图则标列了罗盘和比例尺 , 填补了地图绘制技术的空白 , 其意义非同一般 , 该图的实用性及其远洋航海的意义 , 不亚于《郑和航海图》 。
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航海民族 , 早在明代中国就有过全世界规模最大的跨洲远洋航行 , 连接了太平洋和印度洋 , 最远到达了非洲东岸 。 明人有关于海洋的丰富知识 , 晚明已出现了以大海为中心的地图观 。 由郑和下西洋航海实践及其相关文献所拓展的海洋知识 , 和利玛窦为代表的耶稣会士所带来的海外新知识 , 构建了明人的海洋意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