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历史】魏晋名士,真的只会清谈吗?他们在政治上有没有什么作为?( 二 )


因此 , 谢安主持了三吴地区的检籍 。 史载:亦即是整顿里伍 , 将逃亡、隐匿及侨户等 , 均编入户籍 , 成为合法纳税人 , 增加国家税收来源 。 经过检籍后 , 在一定上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 充实了国家经济 。
【爱历史】魏晋名士,真的只会清谈吗?他们在政治上有没有什么作为?
文章图片
二、主动协调各种利益冲突 , 维持士族间的相对平衡
东晋的门阀政治 , 要求各士族平衡相互间的力量 , 形成牵制性平衡 , 以求政局平稳 , 许多世家大族就是本于这个基点参政执政 。 玄学名士亦同样意识到这点 , 因此常常主动协调政治上的各种利益冲突 , 维持士族间的相对平衡 。 如王夫之所分析的:“王导且卒以荐何充 , 所以制庾氏也;充授桓温以荆梁军事 , 所以夺庾氏也 。 ”均是士族们自觉协调平衡各种力量平衡 。
在与桓温的斗争中 , 不仅包裹着对皇权的维护 , 更在于对士族中突起分子的打击 。 他们深深意识到 , 如果要维持当前的稳定 , 就必须保持各个士族间的力量平衡 。 在在某种程度上说 , 忠于士族利益的士族也是在维护皇权 。 因为他们是站在皇权这边 , 维持士族与士族 , 士族与皇权之间的平衡 , 因此 , 皇权在这个时候与士权取得了某种契合 。 同样 , 他们也不能认同其中一个士族过分强大 , 以致会威胁当前的平衡状况 。
因此 , 往往在出现这种可能的情况下 , 便扼杀在摇篮里 。 针对桓温 , 面对其卓越的军功 , 往往无能为力 。 然而依然勉力抗衡着 。 在阻挠其北伐观点上 , 众士族与司马氏取得一致立场 。 东晋朝廷曾欲使桓温之弟桓云出任豫州刺史 , 北上拱卫洛阳 。 但尚书仆射王彪之反对 , 于是最终改任谢万 。 也由此看出 , 所谓权力只是在士族间流转 , 却不能定于一家 。
【爱历史】魏晋名士,真的只会清谈吗?他们在政治上有没有什么作为?
文章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