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鲁智深不能待在文殊院的几个原因

1、形象
首座、众僧禀长老说道:“却才这个要出家的人,形容丑恶,貌相凶顽,不可剃度他,恐久后累及山门 。” 长老道:“他是赵员外檀越的兄弟,如何别得他的面皮?你等众人且休疑心,待我看一看 。”焚起一炷信香,长老上禅椅盘膝而坐,口诵咒语,入定去了 。一炷香过,却好回来,对众僧说道:“只顾剃度他 。此人上应天星,心地刚直 。虽然时下凶顽,命中驳杂,久后却得清净,正果非凡,汝等皆不及他 。可记吾言,勿得推阻 。”首座道:“长老只是护短,我等只得从他 。不谏不是,谏他不从便是了 。”
从古至今,以貌取人的事情数不胜数,那么是什么原因让我们出现以貌取人的这种心理倾向呢?其实这是人的一种心理本能,它是指当人们第一次与某物或某人相接触时会留下深刻印象,个体在社会认知过程中,通过“第一印象”最先输入的信息对客体以后的认知产生的影响作用 。第一印象作用最强,持续的时间也长,比以后得到的信息对于事物整个印象产生的作用更强 。
原著中交代,众人都觉得鲁智深相貌丑陋,不是做和尚的料 。而智真长老到底是有道高僧,验得鲁智深上应天星,正果非凡,并且众人都赶不上 。而众人本就耿耿于怀,又听到众人都赶不上一个相貌丑陋,看着不像是和尚的人会正果非凡,心里自然是非常不愉快的 。
【分析鲁智深不能待在文殊院的几个原因】2、辈分
首座呈将度牒上法座前,请长老赐法名 。长老拿着空头度牒而说偈曰:“灵光一点,价值千金 。佛法广大,赐名智深 。”
字辈是中国传承千年的重要取名形式,也是中国古代一种特别的“礼”制,它一直延续到现代 。由于各种原因,建国以后,世人对字辈谱变得陌生,这种现象在21世纪更是明显 。但仍有一些家族还在延续这种字辈的取名方式 。比如孔家、孟家等 。根据祖先定好的字辈,由名字就能分出辈分的大小 。
所以按理讲,鲁智深的师傅是五台山智真长老,智真长老的师弟是智清禅师,都占了智子 。而鲁智深作为智真长老的徒弟,却也被赐了智字辈 。来得晚,确比其他师兄弟辈分高,其余弟子都不痛快,而智真长老又比较袒护智深,为了表达不满,众人就会以各种方式引诱智深破戒,从而以正当理由让智深待不下去 。
3、行为不端
鲁智深回到丛林选佛场中禅床上,扑倒头便睡 。上下肩两个禅和子推他起来,说道:“使不得,既要出家,如何不学坐禅?”智深道:“洒家自睡,干你甚事?”禅和子道:“善哉!”智深裸袖道:“团鱼洒家也吃,甚么善哉!”禅和子道:“却是苦也 。”智深便道:“团鱼大腹,又肥甜了,好吃,那得苦也?”上下肩禅和子都不采他,由他自睡了 。次日,要去对长老说知智深如此无礼 。首座劝道:“长老说道,他后来正果非凡,我等皆不及他,只是护短 。你们且没奈何,休与他一般见识 。”禅和子自去了 。智深见没人说他,到晚放翻身体,横罗十字,倒在禅床上睡 。夜间鼻如雷响,如要起来净手,大惊小怪,只在佛殿后撒尿撒屎,遍地都是 。侍者禀长老说:“智深好生无礼,全没些个出家人体面 。丛林中如何安着得此等之人 。”长老喝道:“胡说!且看檀越之面,后来必改 。”自此无人敢说 。
如果说前两点大家都还能忍,那么第三点 。鲁智深打坐的时候公开睡觉,打呼噜影响别人,而又跟众人说酒肉好吃,并且在佛殿后随地撒尿撒屎,各种行为不端 。众人找长老评理,而又被护短,最后只能忍气吞声,受到搅扰 。其实在他们心里,早就盼着鲁智深哪一天范上个弥天大错,最后在寺里待不下去的 。
综上所述,鲁智深的种种劣习,以及长老的一味庇佑,其实也是鲁智深最后在文殊院混不下去的一个关键因素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