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上市的时候IPO到底是个啥 ipo企业到底经历了啥



公司上市的时候IPO到底是个啥 ipo企业到底经历了啥

文章插图
首次公开募股——简称IPO,是指一家企业或公司 (股份有限公司)第一次将它的股份向公众出售(首次公开发行,指股份公司首次向社会公众公开招股的发行方式) 。
经过深入、反复的研究、评议和讨论之后,一家私人持股公司最终决定加入公众持股公司的行列,接下来它必须为首次公开募股做充分的准备工作 。首次公开募股就发生在一家公司首次公开上市的那一天 。在那一时刻,管理层决定将其股票推向市场,允许投资者像买卖百事可乐或者微软公司的股票一样自由地买卖它的股票 。公开上市并不总能确保公司在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20世纪90年代许多原先秉持买入并持有策略的投资者都变成了首次公开募股的忠实拥趸,新上市的公司在其股票公开交易的第一天都会宣传说:投资于自己的股票,你将能获得三倍的收益 。


公司上市的时候IPO到底是个啥 ipo企业到底经历了啥

文章插图
20世纪90年代公开上市的公司中,大约有五分之一的公司其股票最终跌至发行价的10%以下 。最主要的原因是其中的大多数公司根本就不应该被允许公开上市,它们都是一些“三无”公司——无资金、无产品、无希望 。
首次公开募股市场已经不像20世纪90年代后期那样狂热躁动了 。大多数进行首次公开募股的公司在踏入证券交易所之前已经拥有了丰厚的盈余 。
私人持股公司的所有者拥有很大的自由度,可以自行决策,不必向公共监督委员会和股东就此作出说明或者解释 。很少受那些条条框框的约束 。


公司上市的时候IPO到底是个啥 ipo企业到底经历了啥

文章插图
公众持股公司不能如此,它必须每个季度都向股东发布财务报表,在年度报告中还必须就全年的所有财务信息提供一份全面的综述 。《萨班斯-奥克斯利法》引入了一大批新的准则,比如更加严格的财务报表披露机制、高层财务人员必须遵守的道德准绳,以及如果该法认定从事了不道德活动的公司需要承担的一系列更加严重的后果等 。
高科技泡沫期间的大量范例已经证实,不是所有的公司都适合走公开上市这条路 。一家符合要求的公司应该具备以下条件:具有一个十分美好的发展前景,提供一种有所创新的产品或者服务,符合一些严格的财务方面的要求 。
如果一家公司认为自己已经满足了上面这些要求,接下来需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寻找一家证券承销商 。高盛、摩根士丹利等银行就是这类机构,它们会和公司一起努力,确信公司拥有必要的法律文件和公开上市所需的适当财政支持 。


公司上市的时候IPO到底是个啥 ipo企业到底经历了啥

文章插图
IPO对股市具有四大影响
第一、强化了股市的融资色彩 。虽说不能实现融资的股市不是一个健全的市场,但是对长期以来过分重视融资的市场而言,就应该区别对待 。据统计,近10年A股市场的融资是现金分红的1.76倍 。尽管近两年市场通过IPO融资的数额出现了下滑的趋势,但是再融资的现象却持续升温 。在前十个月时间内,再融资金额达到了IPO金额的2.81倍 。约有46家上市公司发布了再融资预案 。预计抽血达到1073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市场稍有回暖,一些再融资大户又开始进行圈钱活动 。如在本月27日,中国平安一项不超过260亿元的可转债募集计划通过了审批 。前一段时间,民生银行发行的200亿可转债也通过了获准 。面对这样一个股息率较低的市场,融资现象却频繁出现,试问A股的吸引力何在?若IPO重启,只会将A股的融资现象推向新的高潮 。(这里有必要说一句,A股市场不是针对私人企业或者小企业的,他们的服务对象主要是国企,收割对象肯定就是你了,A股的散户韭菜们)
第二、打击了股民的投资信心 。股市必向下!随着利空政策的陆续推出,股民的持股信心也必下降 。
第三、扭曲了价值投资的本质 。IPO重启难免会牵涉到不少的问题,如股票的“三高现象”、部分企业力求上市而出现造假的行为等等 。假设一家企业上市前的PE值约15倍,而未来三年公司的净利润会以30%的增速增长 。也就是说,股民以15倍左右的PE长期持有,未来仍可取得不错的收益率 。然而,该股上市后就得到了热炒,PE值飙升至50倍的水平,严重透支了企业的增长预期 。这时,股民选择买入并长期持有,亏损的概率相当大 。因此,在缺乏严格监管的前提下,IPO重启也在一定程度上扭曲了价值投资的本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