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2022年的春天展望一下Starship系统并吹个牛

站在2022年的春天展望一下Starship系统并吹个牛 。吹牛前我现在手机上用PPT打了个草稿 。
图二:首先我们来说说目前这个阶段Starship两个已知应用:星链组网和月球着陆器 。
图三:关于星链组网,也是现阶段原型机最重要的目标,一是完整的可重复使用,而是提高可靠率,三是尽可能增加每次发射的运载能力 。为了达到最后的目标,完善热防护系统尤为重要,然后就是把多余的部件和子系统由繁化简,最好直接删掉 。就像马一龙自己说的:best part is no part. 少一点多余重量,入轨能力就多一点 。那么同样的道理在像近地轨道运送燃料的油罐星舰也适用 。能拿掉一点东西是一点 。
图四:再说说月球星舰/载人登月器 。我最近一直在做我们中国自己的载人登月器的畅想,一个可靠性高的载人登月器必定是特别贵的,而且各系统冗余量也要足够高,还要重复使用,我们需要把所有的东西尽可能做的轻,因为往月球送燃料很贵啊 。再加上本身从月球轨道下降到月表,还要在南极定点着陆,这给了登月器非常大的速度增量(dV)的需求 。如果不是为了保障航天员在月球轨道和月表之间往来的系统能拿掉就拿掉 。对于月球星舰Lunar Starship,哪怕底部有三到六个猛禽,也是希望能少一点结构重量就少一点 。如果我们要让燃料舱的燃料同时负责从地球轨道转移到月球轨道,然后再任务结束后再从月球轨道回近地轨道,这实在太累了,要带的燃料太多了,而且还要保障燃料不要再太空蒸发掉 。我们希望的就是月球星舰只专注于自己最重要的任务——把人送上月球,再活着带回Halo轨道上的轨道站 。
图五:众所周知,工程师的头发比黄金还要值钱 。我们要好好保护它 。拆分任务吧 。
图六:这时候就要搬出上古概念:轨道燃料补给站 。太空加油站 。把保存燃料,抽、压、排燃料,在轨转移等任务全交给这个加油站吧 。专心往返于地球轨道和月球轨道之间,里面配备一切需要的设备,尤其是那个巨大的燃料泵 。这玩意儿不需要让油罐星舰Tanker Starship每次发射都带着,留在太空即可 。
图七:这是个利人利己的提议,除了节省工程师的头发,还可以节省资本家的金钱,减少破产的可能性 。毕竟作为世界首富,马一龙也不会从自己的腰包里往SpaceX砸钱了,面对殖利率时隔多年重新回到正值的金融世界,外部募资环境也不容乐观 。轨道燃料补给站的出现,可以降低对于星舰系统快速周转的需求,需求降低也不用那么急造那么多星舰了 。同时月球星舰LunarStarship也可以少一些发动机启动,又提高了可靠性,又增加了运输能力 。一举多得 。
图七.5 多说一句,月球星舰肯定用两台燃料/发动机系统 。毕竟是要精准定点着陆的,不可能用真空猛禽做急刹车,肯定还是要在下降月球的过程中用另一套发动机系统来做着陆点微调和最终着陆制动的 。盲猜是SuperDraco的降频放大版本 。
图八:我相信我并不是唯一关注SS/SH系统的人,大幅度提高进入空间的能力和大幅度降低进入空间的单位成本是所有航天工程的恒古不变的目标 。所以,正是由于我们航天系统缺乏资金、缺乏人才人力,所以SpaceX多快好省的思路才格外值得我们去关注,比起没过上一代真航天精英留下的航天飞机遗产,尤其是那个RS-25和RL-10C系列发动机,我们的原版长征九号和那帮美国航天二代废物搞得SLS之间依旧存在难以短时间逾越的技术鸿沟 。但不讲武德的STARSHIP/SUPERHEAVY系列的出现让我们看到了继承现有技术用新思维集大力量突破问题以达到比肩新的世界航天第一梯队的可能性 。我固然知道很多型号的出现更多的是为了支持一个团队一生所学的知识不至于无用武之地 。(我说的很委婉了啊),但面对这个难得的机会,也许我们稍微拿出一些老一辈航天人的魄力和胆识,也许啊,也许,百年以后星辰大海里的通用语言一半也是中文 。(况且,我们的芯片制造、航空发动机制造、大型加速器等等,在地球上是没希望的,但在太空中也许还有机会,我希望中国制造2035也是太空智造2035,那位提出在太空智造组装望远镜的中国科学家,请人大用经费砸他)
图九:另外你们发现了吧,这次星舰的吊装,完全是用机器搞定的 。当然也是人为操作的 。但你们能看到SpaceX的另一个理念,无人化 。这个非常重要 。那再吹个牛,载人登月的最最最好的方法 。就是不要派人上去 。尤其是对于中美这种科技巨头,保留载人登月的技术储备就好了,然后其他的让机器人做 。只有那些AI不行的国家才派人上去呢,人,又脆弱又矫情还有难处理的排泄物,我们去月球捡石头不需要人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