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幕为什么全世界只有中日两个国家弹幕视频网站成为流行现象?

弹幕:为什么全世界只有中日两个国家弹幕视频网站成为流行现象?
中日两国之外 , 是不是真的没有弹幕?
是的 , 没有 , 真的没有 。
2006年12月 , 为了将油管视频右侧的评论栏换一种展现方式 , 实现更强烈的同屏观影效果 , 岛国「niconico动画(仮)」上线 , 首次将用户评论叠加到视频荧屏之中 。而这种形式一经问世 , 便大受追捧 , 短短一个月之后(2007年1月) , niconico页面的浏览量就突破了1个亿 。2006年后 , AcFun和B站相继将这一形式引入中国 , 很快催生出了别开生面的中国弹幕文化 。不仅在流视频网站上红红火火 , 也在线下大荧屏上破位出圈 。
2014年 , 纽约某报刊登文章 , 惊讶地向读者介绍了一种名为「弹幕」的神秘东方现象 。文章称 , 现在中国的年轻人已经不满足于仅仅坐在影院中沉默地观看电影 , 他们会拿起手机发送短信 , 将自己的评论送上巨幕(这则新闻所谈论的 , 其实是2014年《小某代3》在北京几家影院所做的弹幕电影尝试) 。纽约时报评论 , 不知这会是「电影观众最可怕的噩梦还是未来最酷的浪潮」 。
如今多年过去 , 弹幕在中国已成文化现象 , 而在欧美却仍是猎奇谈资 。在欧美 , 目前拥有比较接近弹幕形式的 , 只有游戏实时流媒体视频平台Twitch 。Twitch于2011年在美国旧金山创立 , 在它的视频右侧 , 有一个侧窗 , 可以实时滚动评论 , 有点像我们目前直播中评论滚动的形式 。它提供给用户在线交流评论的可能 , 但并不会以弹幕的形式呈现在视频中 。YouTube也是同样 , 不仅不会出现弹幕 , 连字幕都少得可怜 。而在某些欧美视频播主眼中 , 唯一能接受的弹幕 , 只有星球大战的开头 。
那么 , 问题来了 , 撇开文化差异的因素不谈 , 为什么语音字母不适合玩弹幕呢?
其实 , 背后的本质原因十分简单 , 只是鲜有人提及:信息熵(定量分析衡量语言效率的方法 , 由英国数学家克劳德·香农于1948年提出) 。
单个汉字的信息熵是9.56 , 而单个英文字母的信息熵仅有3.9 。
这是什么意思呢?说白了 , 就是同样一个显示屏上 , 汉字一般占两个字节 , 单位面积呈现的信息量要大于字母(两个字母的信息熵可不是直接乘以二 , 香农当初计算出单个英文单词的信息熵其实只有2.62) 。因此 , 汉字可以表现、传达的信息远远大于语音文字 , 更不要说某些语音文字一个单词就有几十、甚至几百个字母呢 。
此外 , 还有视觉捕捉和短时记忆问题 。
人眼在动态视力起作用时能捕捉到的面积是有限的 , 通常要跟踪对焦才能读取信息 , 这时候同样面积内汉字的优势就很大 。同时人脑在进行短时记忆时容量很有限 , 大约相当于7±2个组块 , 人脑的“并行处理”是“伪·并行处理” , 捕捉信息、存入缓存非常重要 。
人类大脑对文字的识别机制不一样 , 像某文字母 , 大脑是把文字信号先解码(decode)成语音信号 , 再进行理解的 , 而对于中文而言 , 汉字本身的形状就代表了意义 , 大脑直接从字形便可以提取意义(表意文字) , 实际上是通过语音+字形两种渠道来理解的 , 这种双线并行的方式 , 让中文的视读效率远远高于E文等语音文字 。而且 , 汉字的学习使用了大脑中的一个特殊区域 , 我们在看弹幕时 , 并不是逐个扫描的 , 而是整片区域同时扫描 , 相邻的字打乱顺序也不会影响阅读 , 例如下面这段话:
【研究表明】
【汉字的序顺并不定一能影阅响读】
【当你仔细看完这段后 , 仔味细回一下 , 才发这现话段里的字全是都乱的】
但 , 你发现了没有 , 这几乎完全不影响我们理解 。
而E文句子相邻 , 单词调换位置就会造成理解障碍 , 比如:
You give me a lot of toys that I don't like. (正确顺序)
但把顺序稍微打乱就变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