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长平之战后,赵国为何还能歼灭秦国30万大军全歼匈奴10万骑兵?

长平之战后 , 赵国为何还能歼灭秦国30万大军全歼匈奴10万骑兵?赵国在长平之战后 , 于公元前259年爆发的邯郸之战中大败秦军 , 秦军损失超过三十万人 。 但在取得小胜后 , 赵国又损失了37座城池 , 又被秦军重创 。
【历史故事】长平之战后,赵国为何还能歼灭秦国30万大军全歼匈奴10万骑兵?
文章图片
在赵孝成王末年 , 大致是公元前244年 , 赵国北方边地守将李牧 , 率军反击匈奴 , 大破匈奴主力 , 歼敌十余万人 , 使匈奴十余年不敢南犯 。 长平之战赵国损失兵力四十五万人 , 元气大伤 , 为何还有这样的实力 , 取得这样的战果呢?其实长平之战后 , 赵国取得的战绩远不止这些 , 邯郸之战后 , 燕国近六十万大军进犯赵国 , 廉颇与乐乘率军大破燕军 , 斩杀燕军主将栗腹 , 围困燕都蓟 , 所以说长平之战赵国虽然实力大损 , 但还远没有到任人拿捏的地步 。 说白了 , 不过是击溃了那些不需要战斗的守军 , 根本不需要攻击 , 就能将其驱散 , 以此来显示灭秦的战绩 。
匈奴之战的胜利 , 源于赵国实力尚存
对于战国时代的精锐部队 , 我们现在有一句“齐技击 , 魏武卒 , 赵边骑 , 秦锐士” , 长平之战中 , 赵国的参战兵力主要都来源国都邯郸周围 , 对于被后世推崇的“赵边骑” , 在这场战争中并未参与 , 更加谈不上受损 , 这也就决定了 , 赵国在北境是有实力收拾匈奴的 。 长平之战在后来被解读为灭国之战的开始 , 是国运之战 , 但是在当时的赵国看来 , 其实并没有那么重要 , 只是一次对韩国上党郡的争夺战罢了 , 因而赵国投入的兵力大都是来自于国都邯郸周围 , 并未抽调北方的边军 。
【历史故事】长平之战后,赵国为何还能歼灭秦国30万大军全歼匈奴10万骑兵?
文章图片
从地理上来看赵国 , 其国土的组成可以用支离破碎来形容 , 赵国国土的形成来源于三个方面其一是晋国分封给赵氏大宗的以晋阳为核心的土地 , 以及赵氏小宗的以邯郸为核心的土地
其二是赵国吞并代国、中山等国 , 获得北方土地
其三是赵武灵王驱逐林胡、楼烦等游牧民族 , 占领雁门、云中等地 。
【历史故事】长平之战后,赵国为何还能歼灭秦国30万大军全歼匈奴10万骑兵?
文章图片
这样的地理形成了赵国在军事上有三处重镇一处是以国都邯郸、信都、中牟等地为主的中原地区 , 集结重兵用于参与中原争霸以及防守自己的核心城池 , 这部分兵力在长平一战中损失殆尽
另一处是东北方向的代郡 , 这一地区主要用于防守燕国 , 但是因为与国都距离较近 , 兵力较少 。
第三处是位于雁门、云中 , 用于防守匈奴的“赵边骑”主力 , 这是赵国最后的一支精锐力量 , 是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改革的核心 , 其目的有两个 , 一来为防备匈奴 , 二来从北方直插秦国腹地 , 威胁秦国 , 可见这支军队的精锐程度 , 这也是后来李牧能够多次击败秦军所依仗的军队 。
【历史故事】长平之战后,赵国为何还能歼灭秦国30万大军全歼匈奴10万骑兵?
文章图片
理清楚了这些 , 李牧能够大破匈奴的原因就很明显了 , 赵国边军并未因为长平之战受损 , 本身就具有击败匈奴的实力 , 而匈奴之所以难缠 , 是因为轻骑机动性强 , 打完就跑 , 赵军无法集中精力灭其主力 。
李牧针对匈奴的这一特点 , 采取示敌以弱的战术 , 采取撤退防守 , 让匈奴单于忘乎所以 , 带着主力一头扎进李牧设置好的口袋里 , 在赵军骑兵配合弓弩步兵的打击下 , 损失十余万人 。 再说邯郸之战 , 赵国获胜的原因就非常多了 , 要说赵国在长平之战中有多蠢 , 在之后的邯郸之战中就有多精明 , 邯郸之战是赵国在战略战术和外交上的全面胜利 , 相比于长平之战赵国算是吃一年长一智 。
【历史故事】长平之战后,赵国为何还能歼灭秦国30万大军全歼匈奴10万骑兵?
文章图片
从战略战术上来说 , 邯郸保卫战 , 赵国没有犯错的空间
人有时候挨揍 , 都是因为选择太多了 , 往往排除了正确答案 , 选择了最错误的那个 , 长平之战就是赵国血淋淋的教训 , 选择太多 , 最后结结实实挨了一顿毒打 。
到邯郸之战的时候 , 赵国就没啥选择了 , 只能硬着头皮往上干了 , 而且也没啥私心杂念了 , 再不一鼓作气就亡国了 , 赵军兵力只有十万 , 能打的将领只有廉颇 , 也没啥别的考虑的 , 出去进攻傻子都知道是找死 , 所以唯有一条 , 廉颇率军死守邯郸 。
长平之战赵国怎么吃的亏 , 邯郸之战秦国就怎么吃的亏 , 长平之战是秦国有心算计赵国 , 而邯郸之战却是赵国存心算计秦国 , 对秦国邯郸之战不是必须要打的 , 但是对赵国却是必须要打的 , 如同长平之战对秦国一统天下的意义一样 , 不同之处只在于一方是功业 , 一方是存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