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互联网大厂裁员的消息引起大家关注,一天之中,阿里裁员和腾讯裁员的话

最近,互联网大厂裁员的消息引起大家关注 。一天之中,“阿里裁员”和“腾讯裁员”的话题同时上了热搜,据说两大巨头的某些事业部,要裁员20%以上 。消息一出,网上炸开了锅,大家各自感慨 。有人说:“找工作不容易,珍惜现在的机会 。”也有人说:“实在不行,回家摆摊吧,灵活就业更安心 。”
消息就是这样,来看看能学到点什么知识 。
你还别说,最近几年灵活就业的人数大幅增加,截至去年年底我国灵活就业人数已经达到2亿人,其中,做网约车司机、当外卖骑手和摆地摊,是灵活就业的几个热门选项 。前段时间,还有一个“地摊收入秒杀深圳白领”的话题上了热搜,说是一个摆地摊卖臭豆腐的摊主,每月最低收入1万元起 。面对采访镜头,摊主不卑不亢、自信满满地说,“给老板打工不如给自己打工,这样赚钱有干劲”,大家直呼太励志了 。
如果你去各个社交媒体搜索一下“摆地摊”几个字,你会发现,地摊摊主已经成为火遍全网的“网红职业” 。在小红书上,有几十万条关于如何摆地摊的笔记;在抖音上,与摆地摊相关的话题,播放量超过150亿次 。
在这些视频里,衣着讲究、能说会道的小姐姐、小哥哥们,要么在当街练摊,要么在对着镜头分享他们的练摊经验 。还有,各种培训摊主技能的帖子也非常火爆,有教摊煎饼的,有教做卤味的,有教做烧烤的,不但有线上教学,还有线下招生 。在山东泰安著名的“煎饼村”,有经验的老师傅吸引了全国各地的年轻人来拜师学艺 。
为什么这一届年轻人,突然热衷于摆地摊了?究竟是出于“体验生活”“人均玩票”性质,还是认真地把摆地摊作为一个就业选项?我们团队做了点调查,发现不少年轻人摆地摊,还真不是我们以为的凑个热闹而已,他们有自己很明确的目标 。大概有这么几类 。
第一类,“醉翁之意不在酒” 。他们的实际身份不是“地摊摊主”,而是把人设定为“地摊摊主”的网红博主 。
你去看有一类练摊视频,有卖高颜值提拉米苏蛋糕的,有卖自制的特调香水的,还有人摆个牌子给人拍街头时尚照的 。总之,选品很奇怪,绝对属于赔本赚吆喝的买卖 。但是,放在一堆练摊视频中能一下子吸引眼球,点击率比较高 。博主声嘶力竭地吆喝一天,没成交几单,看得让人心疼,也是视频的一大传播点 。
我还看到有博主摆摊卖红酒,不是一瓶一瓶地卖,而是当街加入各种水果、香料,把红酒热好,一杯一杯地卖 。博主自己说,卖完一瓶的流水还比不上那瓶红酒原来的价格 。而且,出摊的时间地点还不固定,博主会提前放出线索,让大家去猜,这是把摆摊做成了一个营销事件来传播 。
你看,很明显啊,这些博主并不是靠摆摊来盈利,而是通过制作以“摆摊”为主题的视频,来吸引粉丝 。这是第一类 。
第二类,“为有源头活水来” 。摊主们的主要收入其实是线上,而定期出摊,是线下获客的一个渠道 。
很多摊主都有极强的私域流量意识,来买东西的人,扫码加好友立减5元,私域流量池就一点点建立起来了,后续主要是线上交易为主 。比起纯粹的微商,这种线下转化而来的客户通常黏性更强 。因为摊主和客户面对面交流过,所谓“见面三分情”,客户的信任感会多一些 。
【最近,互联网大厂裁员的消息引起大家关注,一天之中,阿里裁员和腾讯裁员的话】我看到一个最极端的例子是,一个卖衣服的摊主,用“只试不卖”的策略引流 。客人试完衣服觉得满意,想拿一件,这时候摊主会这么告诉他:“这款是最后一件了,很多人试过了,这里已经没有新的了,麻烦你加个微信,我回去拿新的发给你 。”
还有一位卖鲜花的摊主,你一次性买三束花,可以送给你一个精美花瓶,但不当场送,你需要加她微信好友,把地址发给她,她给你邮寄过来 。注意啊,这不光是加私域流量这么简单了 。据摊主说,收到花瓶的人,后续从她这里买花的复购率很高 。你想,家里摆了一个精美的花瓶,相当于摆了一个“提示器”,每天提醒你:该买束花了 。而摊主的朋友圈,天天在发各种插花方法和当季上新促销,你自然而然会想到找她买花 。
第三类,“万丈高楼平地起” 。
江湖传闻,不少商业大佬,像马云、刘强东、柳传志等等,都有过摆地摊的经历 。对那些心怀大志、有志于创业的年轻人来说,摆地摊是一个最低成本启动的方式 。启动资金只要几千块;干一周就能验证你的MVP,也就是最小可行性产品能不能跑通;每个迭代动作都有及时反馈;项目失败了可以及时退出止损,沉没成本不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