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里亚纳海沟有1万多米深,那底处的海水还是液态的吗?

马里亚纳海沟位于太平洋西部马里亚纳群岛附近的海底 , 是目前世界上最深的海沟 , 长度在2500公里左右 , 平均宽度70公里 , 其中探测到的最深处在斐查兹海渊 , 距离海平面的距离为-11034米 。 那么 , 在这么深的区域 , 在巨大的压力之下 , 水还会以液态的形式存在吗?
马里亚纳海沟有1万多米深,那底处的海水还是液态的吗?
文章图片
水的相态变化
我们通常描述的水相态变化 , 都是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 , 通过相应的物理实验得出的结论 。 我们都知道 , 水在常温常压下呈现的是液态 , 而在温度降到0摄氏度以下时 , 就会转化为冰、雪、霜固态形式;当温度上升到100摄氏度时 , 就会发生气化 , 转变为水蒸气的气态形式 。
马里亚纳海沟有1万多米深,那底处的海水还是液态的吗?
文章图片
影响水在三相之间转化临界温度的影响因素 , 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 即气压和水中溶解的物质浓度 。
对于气压来说 , 水的沸点变化比较有规律 , 就是随着压强的上升 , 沸点值也相应增加 , 压强-温度之间的关系 , 呈现一个“二象限”的倒抛物线形状 。 而压强对于水冰点的影响比较复杂 , 在100个大气压之内 , 水的冰点基本上都是在0摄氏度左右 , 而在100-6300个大气压之间 , 水的冰点处于0摄氏度之下 , 且以2100个大气压为转折点 , 冰点先降后升 , 直到突破6300个大气压之后 , 水的冰点随着大气压的再进一步增大而缓慢提升 。 这里有一个特殊的压强点 , 那就是在0.6个大气压、温度为0.01摄氏度时 , 水是处于气、液、固三相共存态的 , 这个点也被称为水的三相点 。
马里亚纳海沟有1万多米深,那底处的海水还是液态的吗?
文章图片
对于水中溶解的物质浓度来说 , 在一定的气压之下 , 水中溶解的物质浓度越高 , 那么盐类物质溶解之后发生电离的程度就越高 , 生成的相应水合物离子浓度也就越高 , 从而对水中氢键结合的阻碍作用就会越强 , 使就越不容易结冰 。 同时 , 水的盐度越高 , 也会拉高水的沸点值 , 水的盐度每升高1% , 则水沸点温度相应升高0.16摄氏度 。 马里亚纳海沟底部水的情况
根据压强公式P=ρ水gh , 我们可以计算海底任何一处所受的压强 , 其中ρ水是海水的密度 , g为重力加速度 , h为距离海面的距离 。 这个公式实际上计算出来的是海底的表压强 , 绝对压强值还要加上海平面所受到的大气压强 。 从这个公式可以看出 , 在海水密度恒定的情况下 , 海中一点所受到的压强 , 与浓度呈现一次正比关系 , 海水深度越大 , 其压强值越高 。
马里亚纳海沟有1万多米深,那底处的海水还是液态的吗?
文章图片
我们将海水的平均密度1025kg/m^3、重力加速度9.8m/s^2、深度11034m代入上述公式 , 可以计算出马里亚纳海沟最深处斐查兹海渊所受到的绝对压强为:P=P表+P标准大气压=110937855帕斯卡 , 约合1095个标准大气压 。
而深海的平均温度一般为4摄氏度 , 那么对照水的温度-压强相态变化图 , 我们可以看出 , 在110Mpa-4摄氏度对应的坐标点处 , 看到水的相态形式为液态 , 表明海水没有因为巨大的压力压成固体形式 。 如果在4摄氏度的环境下 , 压强必须要达到6300个标准大气压以上时 , 方可将海水转化为固态 。
海底火山口和热液附近水的形态
马里亚纳海沟底部的环境十分恶劣 , 这里没有任何阳光 , 压力极大 , 温度也只有4摄氏度 , 而且有的区域还存在火山喷发现象 , 冒出大量有毒有害的高温气体和岩浆物质 , 在火山口喷发处的周围 , 一般温度很高 , 有的可以超过400摄氏度 。
马里亚纳海沟有1万多米深,那底处的海水还是液态的吗?
文章图片
而深海热液是另外一种特殊的现象 , 它是形成于地壳深处的过热水 , 溶解了大量的矿物质 , 在地壳压力的聚积下 , 通过海底地质结构比较薄弱的区域喷出 , 热液中所溶解的物质在喷出过程中受到较冷海水的影响 , 温度迅速降低发生结晶现象 , 堆积在喷出口的周围 。 因热液所含矿物质的不同 , 堆积物所呈现的状态和颜色有所差异 , 于是就有了“白烟囱”、“黄烟囱”、“黑烟囱”的称谓 。 在喷出口周围 , 海水由于与温度较高的热液混合 , 从而使得平均温度较海水的平均温度高出很多 , 一般都能够达到300-350摄氏度 。
马里亚纳海沟有1万多米深,那底处的海水还是液态的吗?
文章图片
无论是火山口还是热液喷出口 , 其带来的不仅是温度的上升 , 也为一些噬热菌类提供了矿物质和硫化氢等的物质来源 , 同时为其它一些海底栖息的低等无脊椎动物提供了食物来源 , 形成了独特的海底生态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