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北京前门商业街是如何变得人越来越少的?( 二 )


据说当时北京市一位副市长看了他们的设计方案 , 提出“不像北京” 。 2007年 , 北京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也公开发文希望潘石屹能慎重行事 。
2008年1月 , 前门地区一些地块的土地招拍挂被叫停 , 理由是这些地块涉及文物保护等问题 , 同时市政规划也有所调整 。
这下就有点尴尬了 , 崇文区和SOHO中国搭好了架子 , 成立了公司 , 结果被北京市相关部门叫停 。 再这种情况下 , 后边的工作有点难开展 。
经过一段时间的扯皮 , 2009年5月 , 潘石屹出售了天街置业49%的股权 , 又收购前门项目的一部分商业 , 从开发商变成了业主 。 这就相当于SOHO中国退出了开发过程 。
前门大街项目成了SOHO中国当时唯一自持且招商的项目 , 感觉就是砸手里了 。 不过他们和崇文区谈好自持五年 , 2013年崇文区收回 。
在这些过程中 , 前门大街的设计方案也是一改再改 , 最后进行了折中:北边仿古 , 中间过渡 , 南边现代 。
看前门大街的开发过程 , 感觉时间线很乱 。 2001年开始做方案 , 2005年开始搬迁 , 2006年开始改造 , 2007年开始招商 , 2007年10月设计方案正式获准 。
【历史故事】北京前门商业街是如何变得人越来越少的?】方案调整、招商、实施工作基本上是在同步进行 。 一般这种情况下的项目 , 结果都不会太好 。
2007年SOHO中国进行招商招标 。 结果人家高端品牌来了说不行 , 他们对门脸、氛围、风格等各个方面都有自己的要求 , 你给弄一个仿古的民国风格 , 他们不接受 。
后来改为引入中端品牌 , 比如美特斯邦威、李宁等 。 同时还找了一些老字号入驻 。 最后前门大街就变成了老北京品牌挨着时尚店的奇怪面貌 。
前门大街上开始出现了全聚德烤鸭店、瑞蚨祥绸布店和同仁堂 , 还有Only、美特斯邦威和森马 。 包子铺旁边开着Zara , 老北京布鞋对面开了H&M 。 (界面新闻:北京前门大街的失意十年 , 2018)
老字号来了也没占多少好处 , 比如内联升 , 在大栅栏胡同有个总店 , 又在前门大街51号(全聚德烤鸭店对面)开了个分店 。
这个分店的销售额一年比一年低 , 每年还负担着高额房租 , 挣的钱越来越少 。 2018年 , 内联升退出了前门大街 。
2013年 , SOHO中国和崇文区(当时已并入东城区)的合同到期 , 前门大街的运营方由换成了一家叫“东方盈石”的国企 。
前门大街的定位也随之进行了调整 , 转型为“文化体验式商区” , 引入杜莎夫人蜡像馆、奇思妙想博物馆、标致汽车等店铺 。
2015年,前门大街的运营方又变为“北京东方华韵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 也是一家国企 。 运营思路开始往非遗方向转 , 开设了安徽非遗馆、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中心等项目 。
项目方向过几年就调整一次 , 每次改变就得重新积累客群 。 从目前的效果来看 , 这些调整没有跟上游客和消费者的需求 。
现在是本地人不爱去 , 外地游客看了觉得没意思 。 一些老字号比如全聚德又漫天要价 , 越来越不招人待见 。 加上疫情的影响 , 前门大街的人更少了 。
经过十几年的折腾 , 好好的一个北京黄金地段的项目 , 生生给搞得没人来了 , 基本成了样子货 。
回顾整个开发过程 , 我认为最大的问题 , 是一开始的时候方向就不明确 。
如果定位是恢复历史风貌 , 搞老北京风情 , 就应该把风格和韵味做足 。 不仅让老字号入驻 , 还要引入各类具有老北京特色的店铺 。
如果想做国际商街 , 就应该一开始定位高端 , 吸引奢侈品牌 , 打造真正的时尚步行街 。
这两个方向哪一个都有搞头 。 前门大街项目两头都想兼顾 , 结果就是两头都顾不上 。 最后的结果不伦不类 , 地区、开发商、商家、消费者全都不满意 。
除了定位和方向不明确之外 , 开发流程也没理顺 。
商业街类项目 , 按照正常的流程 , 应该先做商业策划 , 把定位搞准了 , 再进行招商 , 明确哪些店铺要来 , 最后再进行规划和建筑设计 。
设计师就是一帮画图的 , 对于设计之外的事情基本不懂 。 他们的任务是实现甲方的想法 , 而不是替甲方找方向 。
什么都没想好呢 , 一上来就让设计师作方案 , 到后边很容易就变成边做边改 , 设计师也累 , 开发者也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