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司马懿宁可让士兵冻死,也不穿皇帝运的冬装,多年后才知道其高明

【历史故事】司马懿宁可让士兵冻死,也不穿皇帝运的冬装,多年后才知道其高明
文章图片
三国末期 , 70岁高龄的司马懿在熬死了多位魏帝后终于行动了 , 高平陵之变中把朝廷中还可以威胁到他的曹爽灭掉 , 也让司马家成了魏国的实际掌控者 。 其实这张惊天巨变 , 在多年前已经埋下了种子 。
司马懿自幼饱读诗书 , 进入魏国朝廷后 , 逐渐崭露头角 。 曹操多疑 , 为了保全自己 , 司马懿一直以养病为由在家 。 而曹操为了可以让司马懿出山 , 就威胁司马懿要把他下大狱 , 这样也逼迫得司马懿不得不为曹操效力 。
虽然司马懿在工作中都兢兢业业 , 任劳任怨 , 可是仍然会不小心把他那份不臣的心思展露出来 。
【历史故事】司马懿宁可让士兵冻死,也不穿皇帝运的冬装,多年后才知道其高明
文章图片
历史更是记载 , 曹操早已经发现司马懿顾盼之间 , 有如狼顾 , 更有豪杰之志 。 曾经有一次司马懿对曹操汇报工作 , 汇报结束离开的时候 , 突然曹操喊了司马懿 。 而司马懿这时候 , 还在向前走着 , 可是头却扭过来 , 那一瞬间就宛如一头狼 。 而狼的相貌 , 寓意狠辣、狡猾 , 还有野心 。
而在古代社会 , 面相是很多人都迷信的内容 。 而曹操看到司马懿这个样子 , 瞬间心里感到不安 , 而且还做了一个“三马食槽”这样有一定寓意的梦 。 随后曹操就告诫自己的接班人曹丕 , 说司马懿绝非善类 , 肯定会干预我曹家的家事 。
【历史故事】司马懿宁可让士兵冻死,也不穿皇帝运的冬装,多年后才知道其高明
文章图片
虽然曹操多疑 , 但是也不会仅仅因为这个梦和司马懿的面相 , 就早早把司马懿干掉 。 不仅仅是因为当时天下三分 , 还需要司马懿这样的人才 , 而且司马懿更是出身名门望族 , 与好多大家族和重要谋士交好 , 如果默然除掉司马懿 , 怎会让那些大家族感到不安 , 不利于曹魏的稳定团结 。
一代枭雄曹操去世后 , 儿子曹丕继承曹操的家业 , 更是废了汉帝 , 建立魏国 。 而曹丕还没有继承家业时 , 就和司马懿关系不错 。 所以 , 曹丕一当家后 , 就忘记了父亲曾经的告诫 , 更是委以司马懿重任 。 不过 , 此时的司马懿并没有多少兵权 。 很多时候 , 他都是在后方做后勤工作 。
而在公元226年的时候 , 司马懿就开始带兵出征了 。 首先和东吴打了一场 , 不仅击败了诸葛瑾 , 更是杀掉敌方上千人 。 而之后更是平定了孟达的叛乱 , 把孟达这个反复无常的人斩杀 。
而在曹真离世后 , 司马懿更是把西线的魏军牢牢掌控 。 但是在诸葛亮发动的第四次北伐战役 , 司马懿获得了人生的第一次失败 。 而在第五次的北伐中 , 知道诸葛亮厉害的他 , 就直接选择了防御避战的策略 , 最后更是拖到了诸葛亮病死 。
【历史故事】司马懿宁可让士兵冻死,也不穿皇帝运的冬装,多年后才知道其高明
文章图片
而也正是抵御诸葛亮的巨大功劳 , 让司马懿也是加官进爵 , 最终上任太尉一职 。 这会儿司马懿大部分时间都在关中 , 主要防范着蜀国 。 可是在公元238年 , 当时辽东的公孙渊反叛魏国 。 可是辽东不仅远 , 那里也特别寒冷 , 大多数人都没有把握可以拿下公孙渊 。
最后 , 当时的魏明帝也只能让司马懿前去平叛 。 之后司马懿就带领四万将士前往 , 他先让一部分军士正常行军 , 自己却带领主力部队悄悄渡过辽水 , 然后不管诸将的反对 , 更是直扑敌方的大本营 。
而公孙渊此时还茫然不知 , 主力部队还全部在辽水边防御 , 大后方则是一片空虚 。 在公孙渊收到消息后 , 立刻就派兵回防 。 可是这一切 , 都在司马懿的算计之中 。 在公孙渊部队回防的路上 , 司马懿的大军早严阵以待地等待着 。 自然把仓促回防的公孙渊击溃 , 更是在之后连续击败对方三次 , 把公孙渊困在了老巢襄平 。
然后就在襄平城周边堆了很多高高的土堆 , 让弓箭手在上面每日射向城中 。 公孙渊见到此情景 , 心中害怕着急 , 可是祸不单行 , 城中的粮草也没有了 , 都出现了人吃人的情况 , 死了不知多少人 。 不得已 , 公孙渊就带领了数百骑兵向外突围 , 但是被司马懿的军队死死咬住 , 最后斩杀公孙渊 。
【历史故事】司马懿宁可让士兵冻死,也不穿皇帝运的冬装,多年后才知道其高明
文章图片
而这次平叛 , 司马懿阴毒狠辣的行事风格也展露无遗 。 打破襄平城后 , 就命令士兵进行屠城 , 十五岁以上的男子死了七千多 , 并且还把这些尸体筑成京观 。 最后更是把辽东4万多户平民全部赶到中原居住 。
而司马懿屠城以及迁移平民的行为 , 也让人口众多的辽东地区 , 瞬间成为白地一片 。 这也让后来的鲜卑和高句丽等都入侵了此地 , 为五胡乱华埋下了祸根 。 所以 , 此举不单单伤害了当时的局面 , 更是祸害了中原上千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