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2016 年 11 月底,豌豆荚的应用分发业务搬到了位于望京的阿里巴巴移动事业群办公室内办公,豌豆荚的应用分发业务和阿里巴巴体系的业务整合基本完成 。就像我自己 7 月初所讲的,我相信在阿里巴巴的支持下,豌豆荚的优秀产品将拥有更大的影响力和竞争力,将有机会改变现在的市场格局,能让豌豆荚发展更快 。”
从王俊煜的个人公众号刚刚发的文章来看,豌豆荚并入阿里的融合进程似乎比很多人想象中要更快一些 。
相距7月份豌豆荚并入阿里,现在将近半年,一个是用户体验至上、应用搜索的“先驱者”,一个是互联网巨头、应用分发市场的“后来者”,外界对于两者结合无不充满了猎奇心 。目前看来,并入阿里半年的豌豆荚还是交出了一份不错的半年成绩单 。
一如既往的坚持
事实上,豌豆荚算是国内最早的一批第三方安卓应用市场了,也是李开复领衔的创新工场孵化的第一批移动明星产品,估值已超10亿 。2010年4月首次发布以来,截止到今年7月,累计安装量已经超过5亿 。根据王俊煜发的文章,“半年来,豌豆荚在阿里巴巴强有力的流量和商业化支持下,重新回到市场份额提升的轨道上 。最近 Newzoo 发布了一份报告,指出在最近半年,豌豆荚的市场份额有明显提升 。”
一位朋友告诉我,这么多年他一直使用豌豆荚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豌豆荚设计奖”的设定,它很大程度满足了前者审美要求 。令他欣慰的是,加入阿里后,豌豆荚能够一直秉承在品牌调性和产品体验方面的追求 。
有意思的是,在竞争对手们都在忙于拉新用户和提高商业化程度时,很多人好奇豌豆荚为什么要不遗余力地推进与商业相去甚远的“豌豆荚设计奖”?而当一波波高质用户涌向豌豆荚的时候,竞争对手们才恍然大悟,这可能是豌豆荚能够吸引优质用户的独到之处 。
用大数据说话
甚至至今,许多人依然不清楚阿里巴巴当初为什么会选择豌豆荚 。
外界猜测的是阿里巴巴看重豌豆荚的精品内容,豌豆荚看中了阿里巴巴的大数据 。
豌豆荚创始人王俊煜的一句话给出了答案,“移动应用分发行业目前处在碎片化竞争状态,迫切需要渠道、产品、品牌等多方面优势的紧密整合,同时用户对APP的直接搜索需求逐渐转变为对内容的需求 。在这种行业发展变化下,移动应用商店更应该和其它文化娱乐产品一起形成产品矩阵化,同时需要真正大数据 。这些是豌豆荚升级发展的方向,这也是豌豆荚选择阿里的原因之一 。”
事实上,豌豆荚自身也很重视数据,他们很早就发现人与人之间的区别太大,常规的用户需求分析是远远不够的 。为了解决这个难题,豌豆荚首创「用户专业等级分层」体系,根据app下载、使用等行为将用户分为不同的等级,针对性进行应用推荐 。
果不其然,在并入阿里巴巴的第二个月,豌豆荚插上了“大数据”的翅膀,形成了“大数据”+“精品内容”的核心竞争力,实现“个性化”、“精准”的应用内容分发 。其数据涵盖了搜索、电商、视频、地图、社交、应用、游戏,移动几大互联网最top的应用场景 。全面分析用户的购买行为、阅读行为、下载行为、路线行为等,从中分析用户个性化需求,从而实现将带有匹配需求标签的应用进行个性化推荐,准确率高达90% 。通过大数据实现个性化推荐的app分发量提升约60%—200% 。
恰逢今年阿里巴巴在文化娱乐方面也开始发力,成立了做精品内容大文娱集团 。当精品遇到精品,对于豌豆荚来说可能是千载难逢的机会 。插上“大数据”的翅膀之后的豌豆荚,大文娱集团可能就是那股让豌豆荚一飞冲天的东风 。
如今移动应用分发第一赛道仍然是百度、腾讯、360和阿里 。相比于前三者阿里最大的劣势是“进门”太晚 。想要从这三大高手里突围,其实并不容易 。收购豌豆荚也仅仅才算是一张入场券而已 。
不过,从另外一方面讲,阿里巴巴做分发渠道最大的优势是在于其独有的大数据,可以实现个性化推荐、精准分发 。从这个方面讲,豌豆荚携“大数据”的重新入局,让未来移动应用分发市场充斥着变数 。
文章插图
插上“大数据”翅膀的豌豆荚要去何方?
在碎片化的应用分发市场里,面对着智能手机红利下降的趋势,工具型的应用分发平台已经不能满足用户和应用开发者的需求,导致开发者在进行app推广时,经常需要对接多个平台,效率低 。
- 越狱后该干什么 越狱讲述的是什么
- 【游戏迷】《恐惧饥荒》登顶steam背后,“狼人杀”在电子游戏里的最新方向
- 支付宝中的蚂蚁森林游戏你还在玩吗 支付宝里的蚂蚁森林有什么用
- 秋天什么花好看 秋天的花有哪些
- 【历史故事】军统特训班中校教官回忆:学员要练五种常用暗杀术,其中包括传说中的点穴杀
- 有这些罕见痣的人,一辈子衣食无忧,事事顺心,一定不能点!
- 下身应运而生的大吉痣
- 【游戏迷】暴雪发布关于NFT的调查问卷:玩游戏赚加密货币
- 即将到来的英雄联盟手游 英雄联盟手游未来英雄
- 英雄联盟手游算是完美复制了端游 lol端游的皮肤会复制到手游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