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嬴姓国姓(下):郧、钟离、谷、奄

【历史故事】嬴姓国姓(下):郧、钟离、谷、奄】—郧国—
即(云+右耳刀 , 云与员相通)国 , 嬴姓(还有两说为妘姓和姬姓) , 地理位置在今湖北省安陆市(出自《括地志》) 。
与楚国的关系十分复杂——《左传·桓公十一年》:“郧人军于蒲骚 , 将与随、绞、州、蓼伐楚师 。 ”;《左传·宣公五年》:楚国大夫若敖娶郧国妻 , 生斗伯比;楚平王弃疾(楚共王庶出第五子)、曾娶郧女为妻;楚昭王曾经在郧国避难 。
最后 , 为楚国所吞并 。
有涢水 , 未知是因郧国而名 , 还是郧国因水而名 。
【历史故事】嬴姓国姓(下):郧、钟离、谷、奄
文章图片
十堰古称郧阳 , 这里倒不是联系“郧”字 , 而是要联系下“堰”字 , 也不是附会皋陶“偃姓” , 而是伯益发明的“井” , 伯益发明井是为了农业灌溉 , “堰”是灌溉的附属工程 , 会不会是伯益发明的呢?
如果有关系 , 那么无论是安陆还是十堰 , 几千年来 , 人们还记得伯益的好 。
郧姓现在还是有的 , 只是人少了些 , 走过千年沧桑 , 着实不易 , 随着二胎政策的放开 , 一些古姓会不会再次繁荣起来呢?
个人觉得 , 必然会的 , 因为嬴姓有着强大的生存基因 。
—钟离国—
嬴姓钟离氏(《通志·氏族略》为姬姓;《姓筛》为子姓 , 这两种说法十分牵强) , 即终黎氏 , 地理位置在今安徽省凤阳县 , 被楚国吞并 。
凤阳 , 明朝的中都 , 有山如翔凤 , 在山之南故为凤阳 , 是明太祖朱元璋赐的名 。
钟离国原在今山东临沂市东南 , 因为战争南迁到凤阳 。
随着吴国和楚国的强盛 , 钟离国的地理位置就尴尬了 , 钟离北临徐国 , 东接吴越 , 西联楚国 , 夹在吴、楚这样怪物大国之间 , 身处兵家必争之地 , 很快就被擦除了 , 史料上连钟离国被吴国还是楚国吞并都含混其词 , 可见之微 。
【历史故事】嬴姓国姓(下):郧、钟离、谷、奄
文章图片
本来在史料中钟离国是一个小小的诸侯国 , 记载也是只言片语的 , 几乎是默默无闻的 。 到了2006年蚌埠双墩一号墓的挖掘工作展开 , 一个令人叹为观止的钟离国文化展现在世人面前——
【历史故事】嬴姓国姓(下):郧、钟离、谷、奄
文章图片
稀有的“红、青、黑、白、黄”五色土结构(是夏王朝的古礼)、奇特的放射形布局、数千土偶、金箔制品 , 无一不显露出出钟离国的神秘和深邃:“五行文化和对《周礼》(即周官)的吸纳 , 太阳崇拜的新颖 , 同时代领先的黄金提炼及加工工艺” 。
【历史故事】嬴姓国姓(下):郧、钟离、谷、奄
文章图片
很显然 , 上古时代的文明形态绝对不是影视剧中展现的那般简陋、乏味 , 也不是博物馆中残碎不堪 , 完全有理由相信 , 古人也是有着丰富多彩的衣食住行的 。
【历史故事】嬴姓国姓(下):郧、钟离、谷、奄
文章图片
文物上的铭文是“童麗”(即钟离)二字 , 更让人浮想联翩 , 这是一个对太阳充满敬畏和喜爱的族群吗?
因为“童”字里有个“辛”字 , 古文中“辛”被解读为刑刺工具(郭沫若) 。
另外一个解析在终黎氏的“黎”上——
【历史故事】嬴姓国姓(下):郧、钟离、谷、奄
文章图片
左侧是黎字 , 右侧是黍 , 可以看出“黎”字一部分由“黍”组成 。
这是符合嬴姓最初是的角色“务农”的 。 《山海经·大荒南经》:有盈民之国 , 於姓 , 黍食 。 又有人方食木叶 。
【历史故事】嬴姓国姓(下):郧、钟离、谷、奄
文章图片
“盈”即嬴 , 钟离氏应是嬴姓诸氏中非常非常古早的氏 。
—谷国—
即穀国 , 嬴姓谷氏 , 地理位置在今湖北省谷城县西北 , 是从商代延续下来的古国 , 公元前528年被楚国吞并 。
在《清华简》揭示嬴姓源于东夷之前 , 少有学者把粮食与嬴姓联系上 , 一直认为谷姓源于秦非子的封地“秦谷” , 以地名为氏 , 看上去约定俗成 , 但往往存在“简单粗暴”的偷懒痕迹 , 从地理位置上就“破防”了一个甘肃一个湖北 , 于封地何干?
谷的古字本义是庄稼粮食的总称 。
从嬴姓务农于东夷 , 且农业科技树十分发达的历史记载分析 , 谷姓于农作物关系是有的(有学者将嬴姓相关的“氏”进行古文字追溯 , 联系出许多粮食作物有关的嬴姓 , 比如说费、糜、葛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