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揭秘景教:兴佛遭殃,灭佛也遭殃,夹缝中它何以风行大唐200年?( 二 )


【历史故事】揭秘景教:兴佛遭殃,灭佛也遭殃,夹缝中它何以风行大唐200年?
文章图片
睿宗时期 , 长安的一些儒生也对景教进行毁谤和耻笑 , 他们站在传统的儒家立场上“申华夷之辨 , 张忠孝之义” , 排斥和攻击国外传入的景教 , 使景教受到很大的抑制 , 从此景教进人步履艰难的第二期 。
3、唐玄宗与景教的再度流行
玄宗上台以后 , 景教的处境又出现新的转机 。 李隆基改变了以往抑制景教的倾向 , 恢复了宽容的宗教政策 。
他登上皇位不久 , 就派他的长兄宁国王及其他四个亲王 , “亲临福宇 , 建立坛场” , 重新修建波斯寺 , 把原已折弯的尾梁换成新梁 , 将倒塌的基石扶正 。
天宝初 , 他又命令“大将军高力士送五圣写真 , 寺内安置” , 同时 , “赐绢百匹” , 以庆贺五位圣像的安放 。 天宝三年(744年) , 大秦国新的景教士佶和来到长安 , 唐玄宗命佶和与寺主罗含及其他17位景教士一起到兴庆宫“修功德” 。
【历史故事】揭秘景教:兴佛遭殃,灭佛也遭殃,夹缝中它何以风行大唐200年?
文章图片
天宝四年 , 玄宗又领发诏令 , 改波斯寺为大秦寺 , 诏令曰:
“波斯经教 , 出自大秦 , 传习而来 , 久行中国 , 爰初建寺 , 因以为名 , 将欲示人 , 必修其本 , 其两京波斯寺宜改为大秦寺 , 天下诸府郡置者 , 亦准此 。 ”
唐玄宗不仅下令改寺名 , 还亲自题写了寺院的匾额 , 从而提高景教的地位 , 得到景教士的高度评价 。 景教碑赞扬道:
“天题寺榜 , 额载龙书 , 宝装璀翠 , 灼炼丹霞 , 睿札宏空 , 腾凌激日 。 宠贲比南山峻极 , 沛泽与东海齐深 。 ”
碑文颂扬唐玄宗对景教的宠赐之情 , 好比南山一样高 , 东海一样深 。
由于唐玄宗的大力提倡 , 不仅长安的大秦寺修饰一新 , 而且其他许多地方也修建了大秦寺 , 如陕西周至大秦寺 , 宋仁宗嘉祐七年(1062年) , 著名词人苏轼任陕西凤翔县令时仍然存在 , 他参观了大秦寺后 , 浮想联潮 , 情不自禁地与其弟子由一起赋诗留念 。
【历史故事】揭秘景教:兴佛遭殃,灭佛也遭殃,夹缝中它何以风行大唐200年?
文章图片
再如远离长安千里之外的四川、湖北等地也建造大秦寺 , 赵清献的《蜀都故事)云:
“石笋 , 真珠楼基也 , 昔有胡人 , 于此立寺 , 为大秦寺 , 其门楼数十间 , 皆以真珠翠碧贯之为帘 , 后摧毁坠地 , 至今基脚在 。 ”
湖北永兴县重岩寺碑记载:
“杂夷而来者 , 有摩尼焉 , 大秦焉 , 祆神焉 , 合天下三夷寺 , 不足当吾释寺一小邑之数也 。 ”
虽然碑文没有注明大秦寺建于何处 , 但从“天下三夷寺”看来 , 当时大秦寺的分布是比较广的 。 从上可见自玄宗至文宗的120多年时间里 , 由于得到历代皇帝的许可 , 景教的传播还是比较顺利的 , 这就是唐代景教发展的第三期 。
4、武宗灭佛与景教的牵连
到了武宗时 , 形势急转直下 , 由于会昌五年(845年)发生了“灭佛”事件 , 使景教也受到很大牵连 。
唐武宗下令:
“拆寺四千六百余所 , 还俗僧尼二十六万五十人 , 收充两税户 , 拆招提兰若四万余所 , 收膏腴上田数千万顷 , 收奴婢为两税户十五万人 , 并隶僧尼属主客 , 显明外国之教 。 ”
同时 , “勒大秦、穆护、祆三千余人并令还俗 。 ”凡是“寺非应留者 , 立期令所在毁撤” , 并且“遣御史分道督之 , 财货田产并没官 , 寺材以葺公廨驿舍 , 铜像钟磬以铸钱 。 ”
【历史故事】揭秘景教:兴佛遭殃,灭佛也遭殃,夹缝中它何以风行大唐200年?
文章图片
从而在全国掀起一个打击外来宗教的浪潮 , 使佛教 , 景教受到很大的摧残 , 后又经过唐末农民起义军的打击 , 景教也就销声匿迹了 。
5、为什么唐武宗以后 , 会出现排斥外来宗教呢?
一般认为主要是经济利益上的矛盾 。
由于佛教等外来宗教的流行 , 寺院经济和僧侣地主势力恶性膨胀 , 不可避免地会引起世俗地主与僧侣地主在经济利益上的冲突 。 当时寺院拥有的田庄极多 , 如山东长白山醴泉寺有庄田15所 , 陇州大象寺有大小田庄7所 , 占地53顷 。
由于僧侣地主控制了许多土地和劳动力 , 使封建政府的纳税户大大减少 , 因此 , 武宗在诏令中严厉指出:
“泊于九有山原 , 两京城阙 , 僧徒日广 , 佛寺日崇 , 劳人力于土木之功 , 夺人利于金宝之饰 , 移君亲于师资之际 , 违配偶于戒律之间 , 坏法害人 , 无逾此道 。 ”
唐武宗严厉谴责僧尼们耗费大量钱财 , 减少国家财政收入 , 加重百姓负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