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南北战争与新疆的棉花

近日,H&M等一系列西方知名服装品牌宣布:停止使用新疆棉花 。
他们给出的理由让人啼笑皆非:新疆棉花涉及强制劳动 。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打击中国企业在近年来时有发生,中兴、华为、甚至TikTok都遭受过打压,但是,这些企业都属于高科技企业,美欧为维护其科技霸权对这些企业进行打压可以理解,但是棉花是农业品,在工业生产中只充当原材料,对新疆棉花进行打压,看起来有些匪夷所思 。
但如果你真的了解棉花以及其背后的纺织业对于整个工业体系的构建究竟意味着什么,也许你就会理解西方国家为何不惜如此吃相难看也要打压新疆的棉花 。
“长出来”的工业革命【美国南北战争与新疆的棉花】工业革命,在人类发展史上都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它标志着人类的生产效率呈几何倍跃升,工业革命的带来的生产效率大幅跃升直接带领人类走入现代社会 。

美国南北战争与新疆的棉花

文章插图
一般认为,第一次工业革命(蒸汽革命)的主要发生地是英国,第二次工业革命(电气革命)首先发生于美国,并在美国产生大量成果 。
而今天,我们仍处于第三次工业革命(信息革命)的后期,第三次工业革命发生于美国,而其带来的成果,尤其是移动互联网兴起之后,主要集中在中美两国 。
这是对三次工业革命的宏观叙事,三次工业革命给我们的印象是一次次升级,这当然没错,但是,这是在世界这个角度上去观察的,如果把角度缩小到国家或地区层面,也许你会看到另外的一些东西 。
这其中正好涉及到一个问题:为什么工业革命只在少数国家产生?为什么即使到今天,真正意义上完成工业化的国家仍然只是少数?为什么一些国家,明明被寄予厚望,也接受了不少国际资本和技术,但是其工业化过程却虎头蛇尾?
这个问题再往下追问就是:工业革命,到底是怎么发生的?
关于这个问题,著名经济学家文一的著作《伟大的中国工业革命》给出了一些与西方主流观点不太一致的答案,简单说就是一句话:工业革命不是造出来的,是长出来的 。
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文一教授还特意提出了一个“原始工业革命”的概念,既在真正意义上的机器大规模使用带来的生产效率大幅提升之前,必须经历一个工业革命的孵化阶段,而这个阶段就是所谓的“原始工业革命” 。
这种原始工业革命通常发生在不起眼的小作坊中,这些小作坊通过生产各类小商品获得一定的利润,对利润的追求又进一步趋使他们改进技术,使用机器,当机器的使用成为社会上大多数生产部门的共性后,工业革命就会被引爆 。
美国南北战争与新疆的棉花

文章插图
当然,到这一步,只是工业革命的第一步,生产商品的机器的大量应用,使得机器本身就会变成一种重要的商品,于是,一些生产部门开始以生产机器为业,当然,接下来还有生产机器的机器,无限循环 。
当社会上大量出现这样的生产部门时,又会带动原材料的开采,加工,能源的使用等各个领域部门的涌现,这样一来,工业革命就自然而然的发生并进行下去了 。
这半个世纪,许多国家和地区没能出现真正意义的工业革命,其原因不是其工业部门不够先进,恰恰相反,是因为其没有经过那不起眼的“原始工业革命”,而试图直接跳到更高一级的工业革命,最后因为生产端与需求端的格格不入,导致整个工业化尝试以失败告终,而中国的成功,恰恰是因为中国工业化过程经历了一个从易到难的过程,各个部门,各个领域都自然而然的出现,工业革命也自然而然的发生 。
明白了工业革命这样的底层逻辑,你很容易发现一个问题,什么行业最容易成为“原始工业革命”的主要产业,或者说什么行业最容易引爆真正意义上的工业革命呢?没错,就是不起眼的纺织业 。
飞梭、珍妮纺纱机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发生于18世纪的英国,岛国的特性让英国有限制王权的传统,这种传统最终导致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发生,岛国的性质又注定了英国重商主义的传统,于是,获得政权的英国资产阶级开始想尽办法提高效率,追求更高的利润 。
前文使用资产阶级一词其实有些笼统,因为参与这场发生于200多年前的英国的,关于效率与利润之争的竞争者们,有很多似乎并不能配得上“资本阶级”这一称呼,正如上文所说,很多竞争者不过是一些小的作坊主,他们没有天量资本,没有宏伟计划与目标,甚至没有多少文化,他们只是出于对利润的追求,在探索中不断提高生产效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