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历史】中国唯一的君臣合祀祠庙,但却出现了“臣为主,君为辅”的怪事( 二 )


随着刘备崇祀地位的逐渐恢复 , 齐高帝曾命人在成都城以南、惠陵以东新修了一座昭烈庙 , 在这之后 , 位于少城的武侯祠 , 也被挪到了昭烈庙西侧 。
【爱历史】中国唯一的君臣合祀祠庙,但却出现了“臣为主,君为辅”的怪事
文章图片
上图_杜甫(712年—770年) , 字子美 , 自号少陵野老
唐人诗篇中所见武侯祠与昭烈庙 , 与此位置大概相符 。 如杜甫在《古柏行》中所云:“忆昨路绕锦亭东 , 先主武侯同閟宫 。 ”李商隐《武侯庙古柏》亦云:“蜀相阶前柏 , 龙蛇捧閟宫 。 阴成外江畔 , 老向惠陵东 。 ”
不难看出:惠陵、昭烈庙与武侯祠曾分别独立存在 。 最西侧是惠陵 , 其东面依次是武侯祠与昭烈庙 。 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四》又云:“武侯祠屋常邻近 , 一体君臣祭祀同 。 ”可见武侯祠与昭烈庙距离很近 , 处在同一范围内 。 而这种排列格局 , 也一度维持数百年之久 。
但杜甫恐怕也没想到 , “一体君臣祭祀同”竟然真的在后世实现了 。
【爱历史】中国唯一的君臣合祀祠庙,但却出现了“臣为主,君为辅”的怪事
文章图片
上图_刘备、关羽、张飞
三、弄拙成巧的君臣合祠
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 , 蜀王朱椿前往封地 , 见昭烈庙人影稀疏 , 而武侯祠内却香火鼎盛 , 遂以“君臣一体为由” , 将诸葛亮像和牌位移入昭烈庙中 , 置于刘备像东侧 , 而后又将关羽、张飞像置于西侧 。
朱椿是洪武大帝之子 , 为皇室子弟 , 自然要维护同为皇帝的刘备 。 但他没有想到 , 自己这番“苦心”却被百姓们给误解了 。
原来 , 诸葛亮的牌位、塑像与刻立在武侯祠中的唐代《蜀丞相诸葛武侯祠堂碑》都被放入了昭烈庙中 , 不明就里的百姓在看到这几件带有诸葛亮个人色彩的物件后 , 自然便下意识地认为:昭烈庙就是“武侯祠” 。
朱椿先入为主 , 认为诸葛亮的风采不该盖过刘备;而百姓们也先入为主 , 认为他们祭拜的人是诸葛亮 , 这才把盛放诸葛亮像的昭烈庙叫作“武侯祠” 。 而这种现象 , 则源自于蜀地百姓对诸葛亮的尊崇心理 。
诸葛亮治蜀期间 , 政通人和 , “田畴辟 , 仓廪实 , 器械利 , 蓄积饶 , 朝会不华 , 路无醉人” , 于是“终于邦域之内 , (蜀人)咸畏而爱之” 。 故诸葛亮去世后 , 百姓纷纷为其祭祀 。
【爱历史】中国唯一的君臣合祀祠庙,但却出现了“臣为主,君为辅”的怪事
文章图片
上图_诸葛亮(181年-234年) , 字孔明
又据《三国志·诸葛瞻传》记载:“蜀人追思亮 , 咸爱其才敏 。 每朝廷有一善政佳事 , 虽非瞻所建倡 , 百姓皆传相告曰:‘葛侯之所为也 。 ’是以美声溢誉 , 有过其实 。 ”
蜀人对诸葛亮崇敬有加 , 爱屋及乌之下 , 就连其子诸葛瞻也美名传播 。 正是在这种风尚下 , 武侯祠仍能在昭烈庙被毁之后 , 继续维持香火 。 而成汉皇帝李雄重修武侯祠于少城之内 , 也是为了收买人心 , 好令蜀人归附 。
及至后世 , 蜀人崇祀诸葛之风未曾断绝 。 因此 , 即便朱椿把武侯祠迁入了昭烈庙中 , 但在蜀人心中 , 诸葛亮才是他们崇祀的主要对象 。
【爱历史】中国唯一的君臣合祀祠庙,但却出现了“臣为主,君为辅”的怪事
文章图片
上图_刘备(161年-223年)
明朝末年 , 武侯祠曾毁于战火 , 如今见到的武侯祠 , 为鞑子入关后所建 。 时人崇敬武侯 , 故将刘备置于前殿 , 将诸葛亮置于后方主殿 。 只不过 , 为了彰显君臣之义 , 昭烈庙的地势才会略高于武侯祠 。 但诸葛亮的主祀地位 , 却在此后得到了确定 。
时至今日 , 官方遵循民意 , 将其名称确定为“武侯祠” 。 以民国邹鲁诗所言 , 此之谓:
【爱历史】中国唯一的君臣合祀祠庙,但却出现了“臣为主,君为辅”的怪事】门额大书昭烈庙 , 世人皆称武侯祠 。
由来名为输勋业 , 丞相功高百代思 。
作者:瀛洲海客校正/编辑:莉莉丝
参考资料:
[1]陈寿撰 , 裴松之注《三国志》
[2]范晔撰 , 李贤注《后汉书》
[3]潘时彤撰《昭烈忠武陵庙志校注》
[4]李加锋《从“君臣合祀”看“君臣一体”》
[5]董珺、梅铮铮《成都武侯祠两个不合历史、礼制现象的文化释读》
文字由历史大学堂团队创作 , 配图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