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忠贞者邓颖超:青年时期的她有多优秀?她与周总理如何走到一起?

我是棠棣 , 一枚历史爱好者 。 欢迎大家【关注】我 , 一起谈古论今 , 纵论天下大势 。 君子一世 , 为学、交友而已!
1915年 , 年仅12岁的邓颖超进入直隶第一女子师范学校 。 其后的5年时间里 , 她在这里度过 , 并逐渐成长为一位学生运动的领袖 。
1、颠沛的少年时期
邓颖超的父亲邓庭忠是南宁镇台 , 为地方最高军事长官 。 母亲杨振德是一个自立、自强的女子 , 生于湖南省长沙市一个仕宦家庭 , 自小读书 , 深得父母宠爱 。 由于家业衰败 , 一家人从长沙流落到广西谋生 , 不久父母先后去世 , 14岁的杨振德开始了独立生活 。
【历史故事】忠贞者邓颖超:青年时期的她有多优秀?她与周总理如何走到一起?
文章图片
为了谋生 , 她学习医学 , 靠给人治病生活 。 在艰难困苦中度过了11个春秋之后 , 25岁的她与邓庭忠结婚 。 邓庭忠妻子早故 , 留有3个儿子 , 与杨振德结婚后生了一个女儿 , 取名玉爱 , 学名文淑 。 在母亲的坚持下 , 邓文淑没有像其他女孩那样缠足 。
然而 , 幸福的童年在邓文淑3岁时便戛然结束这一年 , 邓家惨遭横祸 , 在官场争斗中 , 邓文淑的父亲成为牺牲品 , 被流放到新疆充军 , 3年后在新疆暴病身亡 。 从此 , 孤女寡母开始了艰难的生活 。
她们先后到广州、上海、天津、北京等地 , 寻找生活出路 , 邓文淑一方面不放弃读书 , 另一方面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儿 , 分担生活重担 , 幼小的邓文淑跟随母亲饱尝了生活的艰辛 。
1913年 , 杨振德来到北京一所平民学校任教 , 年近9岁的邓文淑在这里读3年级 。 学校的全名是“中国社会党北京附设平民学校” , 实际上是一个政治活动的场所 , 教职员工大多是同盟会会员和社会党党员 , 思想比较进步 。
在这所学校 , 母女俩开始接受新思想的影响 , 其中给童年的邓文淑留下深刻印象、对她以后的成长发生影响的 , 是她的老师、平民学校校长陈翼龙 。
【历史故事】忠贞者邓颖超:青年时期的她有多优秀?她与周总理如何走到一起?
文章图片
陈校长在学校里积极宣传革命思想 , 后遭到反动政府的杀害 。 杨振德不顾个人安危 , 勇敢参加了革命党同事为陈校长组织的安葬活动 。 这年夏天 , 邓文淑随母亲再次回到天津 , 直到1925年离开这里到广州 , 她在这里度过了自己的青少年时代 。
1915年 , 邓文淑考入直隶第一女子师范学校 。 这一年 , 张伯苓代理天津直隶第一女子师范学校校长 , 马千里也随同前往 , 任学校学监并执行校务 。
马千里是一位新潮、热情、亲和的教师邓颖超曾这样回忆:
他在南开中学任教的时候 , 对于学生亲如手足 , 没有师生之分 , 凡南开中学学生所有的课外活动 , 如讲演会、各种运动会、出版报刊 , 以至话剧的演出 , 他都支持并积极参加 , 有时出现师生同台演出的往事美谈(指1911年马千里在南开表演新剧 , 粉墨登场扮演女角) 。 他到女师来任教时 , 工作认真负责对学生也非常真挚 , 平易近人 , 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由于马千里的倡导 , 进步思想得以在女师传播 , 学校里也充满着一种自由、向上的风气 , 邓颖超在这里开始贪婪地吸收新知识 , 寻觅救国救民的道理 。
这一时期的南开中学已享有盛誉 , 学生活动也非常丰富 。
邓颖超对南开学生创办的《敬业》、《校风》两份刊物 , 极感兴趣 。 刊物主要揭露当时中国政治的黑暗腐败 , 呼唤青年学生奋起革新改造 , 在当时天津学生中很有影响 。
2、五四时期的初识
在这些活动中 , 周恩来逐渐开始成为进步学生的核心人物 。
1898年3月5日 , 周恩来诞生在江苏淮安一个没落的封建大家庭中 。 由于母亲早逝 , 伯父和父亲常年在外谋生 , 在家的三叔父又是身体偏瘫的残疾人 , 年幼的周恩来便不得不承担起家庭生活的担子 , 但困苦的少年时期也锻炼了他的意志 , 形成了坚强的性格 。
【历史故事】忠贞者邓颖超:青年时期的她有多优秀?她与周总理如何走到一起?】12岁那年 , 周恩来被伯父接到东北读书 , 他每天坚持在凛冽的寒风中跑步、踢球、做操 , 形成了强健的体质 。
【历史故事】忠贞者邓颖超:青年时期的她有多优秀?她与周总理如何走到一起?
文章图片
独立的个性 , 强壮的体魄 , 坚强的意志 , 外向的性格 , 极强的组织能力 , 感情丰富而决不软弱 , 这些都形成了周恩来富有魅力的性格特质 。 在大伯父的资助下 , 他于15岁进入天津南开大学学习 。 南开大学是一所闻名全国、仿照欧美近代教育制度创办的私立学校 , 学费昂贵 , 但学术空气浓厚 , 教学作风比较民主 , 并以管理严格著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