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出一块更好的屏幕有多难


造出一块更好的屏幕有多难

文章插图
眼前的黑不是黑 。


文丨张家豪
编辑丨程曼祺


这样一项技术,索尼从高校实验室里发现了它,并做出了最早的样品,韩国三星对它持续投入,但进展不算迅速;京东方、华星光电等中国公司也在近 5 年跟进,据公开资料,2019 年以来中国大陆上下游企业对它的投资计划超过 700 亿元人民币 。在上周结束的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令人称奇的巨大冰瀑布是这种技术的一个更简单实现版本——现代电子行业的一个规律是,做大、做奇特、做得独一无二不是最难的,难的是做小、做平平无奇,并复制千万上亿遍 。


这项技术是 MLED,它是 Micro LED 及其过渡形态 Mini LED 的统称,被认为是下一代,甚至是终极的屏幕方案 。


手机的、平板的、电脑的、电视的、广告牌上的、电影院里的,未来还有 AR 眼镜上的……屏幕这东西如此无处不在、随手可及,以至于人们常常意识不到,造出一块屏幕需要多么精深的技术和工艺 。自上世纪 30 年代,民用电子显示屏伴随电视机一起诞生以来,造出屏幕的方法就一直在变化 。每一次技术更替,都会带来分工改变、权力转移,有人落伍,有人上前,产业链随之重整 。


演化到今天,世界上能制造屏幕的厂商几乎全部集中在 3 个地区:韩国、中国大陆和中国台湾 。这些少数地区的公司支撑着全球 200 多个国家、数十亿人口对看到更大世界、看得更清楚的渴望 。


中国人口多、市场大,但并不理所当然能从屏幕制造,这个消费电子领域的重要环节分一杯羹 。用了数十年,投入超万亿元,中国大陆才在 2017 年成为全球最大的屏幕产地,并诞生了京东方、华星光电(由 TCL 科技控股)等龙头企业 。


准确地说,这些公司造的是 “面板”,即可供手机、电视等终端厂商使用的显示模组,它看起来薄薄的,但包含了液晶、薄膜晶体管、背光源等复杂零件 。京东方做的事就是把这些零件拼成屏幕,这虽是一个集成环节,但和同属集成环节的汽车动力电池行业类似,有很高的技术和工艺门槛 。2020 年,全球产出了超过 3 亿平方米液晶屏幕,中国大陆公司贡献了其中的一半 。


造出一块更好的屏幕有多难

文章插图


从一片空白到全球最大,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 。不过这个从无到有、从有到大的故事此前并不受舆论关注,这和屏幕制造处在产业链上游,不直接接触消费者有关;更深层的商业合理性是,最大并不代表最强,不是最强的公司,就无法获得行业里最多的商业利益 。京东方是中国也是全球产能最大的面板厂商,据业绩预告,京东方去年预计营收约 2200 亿元人民币,净利润近 260 亿元人民币,超过三星的面板业务,可是京东方的市值只有 1900 多亿元人民币 。


但 “强比大重要” 的逻辑,也正是中国显示行业现在值得被注意的原因:正在发生的新一次技术更替给了中国大陆显示公司从大到强的机会 。


MLED 是这次技术更迭的主角,它能实现全平显示之后的下一个显著体验升级:让黑色黑得彻底 。目前应用最广的液晶屏幕在呈现黑色时会泛灰 。MLED 能解决这一问题,且相比效果类似的 OLED(有机发光二极管)寿命更长、更稳定 。


让黑变黑,听起来没什么大不了,但如果亲眼看过 “黑就是黑” 的效果,大部分人不会想再回到灰扑扑的、色彩对比不足的世界 。


若能在 MLED 上,完成从成熟技术跟随者到新一代新技术定义者的转变,一批中国公司的商业价值将被改写 。


从没有人守擂成功


MLED 之前,已有近百年历史的显示行业先后经历了三代技术,但尚未有哪个国家和地区的公司能连续成功两次 。上一代技术的引领者,几乎无一例外地随着新技术到来被颠覆 。制造一块屏幕的历史,充分体现了高技术、高工艺、重投入、长周期的先进制造业的残酷一面 。


最初是 19 世纪末,英国、德国、俄国等欧洲科学家完成了对 CRT(Cathode Ray Tube,下称显像管)的原理发现和技术发明,但成功量产了显像管的是美国人 。


1929 年到 1939 年,美国公司 RCA (Radio Corporation of America,美国无线电公司)用了整整十年发明了电视,完成了显像管这项实验室技术的产业化 。产业化的意思是,找到一种可行且成本合理的方式,大批量、大规模地制造销售某种标准品,把前沿技术变成普通人可以负担的商品,这个过程也会催生一些新的行业和公司类型,塑造一套上下游公司的分工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