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千船金银沉睡江底300年,又被多埋了16年?个中曲折竟然鲜为人知( 二 )


那一天 , 回到成都商报办公室 , 我带着一点小小的兴奋 , 写了一篇600来字的消息 , 提交到了报社的稿库里 。 当时 , 我只是隐隐约约地意识到自己可能抓住了一条大鱼 。
那时 , 对于刚刚进入新闻行业的我来说 , 跟无数新兵蛋子一样 , 每天睁大眼睛、绷紧双腿的第一任务 , 就是寻找新闻线索 。 每天最为兴奋的事情 , 不是美酒佳肴大快朵颐 , 不是荷尔蒙惊涛拍浪男欢女爱 , 而是有线索可采访有稿件可写作写好了还能发表 , 哪怕那只是一篇只有几十个字的小消息 , 哪怕那在老采访人员眼中只是一个不值一提的“渣渣稿” , 哪怕它最终占据的只不过是一方小小的豆腐块 。
半个小时之后 , 一个代替部门主任参加了编前会的骨干采访人员把我叫了过去 。
“这条稿子是不是独家的?”
“好多采访人员在场 。 但是好像他们都说不是新闻 。 ”
印象中 , 他当即给值班总编打了个电话 , 然后说:
“这事很有看点 。 你明天上午带着摄影采访人员去补充采访 。 要向王纲教授问清楚 , 有没有其他媒体的采访人员后来又采访了他 。 ”
考察一圈国内媒体的实战操作 , “看点”可以说是成都商报的独创词汇 , 并自觉成为成都商报部门领导追问采访人员的首要用语 。 也就是说 , 有没有看点 , 有多大看点 , 是成都商报判断新闻重要性的关键要件 。 比之其他都市类媒体墨水味很足的“新颖性”之类词汇 , “看点”具备更强的实战指向意义 。
第二天 , 直至发稿 , 都没有其他媒体跟进采访 。
第三天 , 成都商报的头版便出现了一条醒目的新闻:
《一专家昨约见本报采访人员抖出四川某地惊人“藏宝图”(引题)江中有沉银千船(主题)》 。
【历史故事】千船金银沉睡江底300年,又被多埋了16年?个中曲折竟然鲜为人知
文章图片
第四天:《川中“藏宝图”激动蓉城各界(引题)沉银详址暂时保密(主题)》 。
【历史故事】千船金银沉睡江底300年,又被多埋了16年?个中曲折竟然鲜为人知
文章图片
第五天:《300年前一场大战 , 满江火光 , 千船尽毁……(引题)藏宝图货真价实(主题)》 。
【历史故事】千船金银沉睡江底300年,又被多埋了16年?个中曲折竟然鲜为人知
文章图片
第六天:采访人员实地考察 , 标题为《专家昨日露面解开宝藏(引题)千船金银沉没江口镇(主题)当地政府表示最大限度支持寻宝(副题)》 。
第七天:《200万“买”千船金银(主题)专家称需河流改道裸露挖掘(副题)》 。
一时间 , 成都商报报道的张献忠江中沉银 , 成为街谈巷议的热门话题 。 “成都商报洛阳纸贵啊!”有读者在报摊前对采访人员感叹道 。
一篇又一篇 , 连番轰炸之下 , 同城兄弟媒体始而不屑一顾 , 继而目瞪口呆 。 他们精心采写的其他报道 , 一下子失去了应有的热度 。 在这场新闻竞争中 , 他们显得迟钝而又被动 , 甚至急红了眼 。
印象中 , 一家媒体还专门组织了一篇负面新闻 , 对“张献忠江中沉银”一事进行公开质疑 , 甚至对王纲教授颇多微词 , 大意是“为博出名大肆炒作的学术油子” 。
【历史故事】千船金银沉睡江底300年,又被多埋了16年?个中曲折竟然鲜为人知】为此 , 我受报社领导委托 , 找到王纲教授 , 表示要起诉该媒体讨回公道 。 记得王纲教授微笑着听完 , 在一张空白纸上 , 写下“有容乃大”几个字 , 递给了我 。 此后 , 再没有对此事提及只言片语 , 而是继续兴致勃勃地给我讲解历史知识和故事 。 教授的宽宏大量 , 真真可亲可敬!